日前,中央文明办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结果,我市测评成绩位列地级提名城市全国第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国第四。这一消息激荡人心,鼓舞士气。
倾一城之力,浇文明花开。过去的一年,我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强城市功能、治理城市环境、健全城市秩序、保障城市安全、铸就城市信仰、引领城市风尚、服务市民有感、发动群众参与,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逐步提升。这一年,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宣传先进模范,文明道德风尚培育亮点纷呈。戴清、余静两人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占安徽省上榜人数20%;余家军当选2021年度全国“诚信之星”,安徽唯一;詹柯怡当选2021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安徽年度唯一,并实现我市“零”的突破。这一年,我们持续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面覆盖、对标达标,统筹各类阵地、人才等资源,围绕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工作,组织开展“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所需所盼的精准服务,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效凸显。这一年,我们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协同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推动解决城市停车场、农贸市场改造、电动自行车上牌、文明养犬、背街小巷整治、小区安全卫生等一大批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提高。
成绩凝结着汗水,来之不易,可喜可贺。但欣喜、兴奋之余,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一周期,一年一测评,三年一大考,是一项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从当前实现创城阶段性目标来看,这次成绩只是第一次“小考”,两年后才是真正的“大考”。从努力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愿景目标看,我们更是差距不小、道阻且长。
虽然我们在过去一年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与创建目标比,与先进地区比,与群众期盼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城市文明培育的硬件还有短板,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还有差距,全市文明创建的工作还不平衡,城乡文明实践的供需还不精准,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还有不足。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不进即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完成好每一次“小考”,每一天“作业”,每一道“习题”,方能积小胜为大成。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创建的成果由人民所共享。新春伊始,我市即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启动“我爱六安●我有建议●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广开言路,畅通渠道,让老百姓“有建议随时提、有想法大胆说”。我们抓住这一契机,深度拓展文明创建群众利益诉求和建议表达渠道,让人民群众融入创城、参与创城、支持创城,真正成为创城的主体和主人,把人民群众关心文明城市创建、热心文明城市创建的真情建议和深厚感情,转化为推动我市高质量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当前,六安正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这是一场全民战争,更是一次人民参与共建文明、厚德之城的生动诠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市上下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好人模范闻讯而动,下沉社区、共克时艰,共有4000支志愿服务队伍、15.25万名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志愿红”与“天使白”、“守护蓝”交相辉映,他们用一个个逆行的背影、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段段温暖的故事,传递着城市温度,刷新着文明高度,在战“疫”大考中续写文明城市创建的新答卷,人民的力量与文明的力量共同凝聚成无坚不摧的战“疫”力量。六安即将从静态中恢复,复工复产复学复市,我们一起向未来。
文明城市创建,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将持续加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把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向更高质量,努力实现建设信仰之城、首善之城、幸福之城、魅力之城、善治之城、共享之城的奋斗目标。
实践证明,文明没有休止符,创城没有旁观者。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在推进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我们真诚地期盼每一位六安市民都能够更加积极投身其中,争做环境的维护者、文明的实践者、创建的宣传者,共同塑造城市精神和文明形象。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六安的城市更文明,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皖西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