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故事
“红军公田碑”见证军民鱼水情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座珍贵的“红军公田碑”。碑高1.07米,宽0.55米,厚0.18米,碑质为当地花岗岩石。它虽质朴无华,甚至有些简陋粗糙,却亲历了红军时代戒马倥偬的烽火岁月,忠实地记载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土改的斗争史实,铭刻着苏区人民热爱红军支援红军斗争的深情厚谊,见证了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革命传统。

  在“保卫红军,保卫苏区”这个口号的鼓舞下,金寨境内苏区从长岭关到麻埠,从汤家汇到燕子河,纵横百余里的广大苏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分天分地热烈火红景象!人民更加热爱红军、热爱苏维埃政权。

  “吃水不忘打井人!”根据《土地政纲实施细则》的规定和广大贫雇农的共同心愿,各乡在土改过程中,都留下一块上等好田作为“红军公田”,由苏维埃政府掌握分配。公田主要分配给红军战士或以公田收入救济红军家属、烈属、残废军人。并树碑刻文,以作标志和纪念。红军公田由代耕队耕种,收获的粮食主要用于红军公粮和解决英烈军属的困难。

  现存的这座“红军公田碑”,是属于1932年2月至8月期间的。因为那时,红军第三次攻占商城县城,中共商城县委由商南汤家汇迁入县城,同时将商城改称赤城。是年夏,赤城县委和苏维埃政府迁至熊家河(现属全军乡),8月,划赤城南部为赤南县。所以此碑上镌造的“赤城”指的就是1932年2月商城改称的赤城;“五区”为当时的白沙河(现沙河乡);“三乡”为当时的仙桃冲(现属关庙乡);“第三村”为当时的椴树湾(现属仙桃冲村)。(廖家同,作者为金寨县班竹园文化馆原馆长,曾参与红军公田碑发掘)


上一篇:独山县大队长邹德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