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字报道
对症下“药”祛“贫根” ——我市健康脱贫工作综述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本网讯  我市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大、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贫根”。据此前的统计,我市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数达到28.95万人。“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是我市众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的真实写照。

  脱贫攻坚重在找准症结,贵在精准施策。针对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这一实际,我市拿出了“治病祛根”的良方:2016年11月,我市印发了《六安市健康脱贫工程实施方案》,围绕“保、治、防、提、创”工作路径,全力推进健康脱贫工程,对准“病根”综合施策,为贫困群众就医构筑坚实保障,全力扫除这一横亘在脱贫攻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病有所医 健康脱贫初战告捷

  “18年前,我得了甲状腺癌,后来又做了气管支架,现在每月要住院20天左右,医药费要花1万多元。”9月15日,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贫困人口专设病房接受治疗的杨学琴告诉记者,自她生病以来,家中只有丈夫一个人日夜操劳,但这仍然供不起需常年支出的巨额医药费,一家人时时刻刻为钱而担忧。

  看得起病,是健康扶贫的核心。在健康脱贫工程实施后,杨学琴的担忧已不再是个问题。在“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健康脱贫政策体系下,基本医保补偿门槛大幅降低。另外,贫困人口一个年度内在县、市、省医疗机构住院个人负担不超过3000元、5000元、10000元;同时,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1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三保障一兜底”综合医保补偿后,剩余合规费用还能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现在算起来,1年的1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我自付部分最多也就5000元。”杨学琴高兴地说道。

  健康脱贫政策从制度上解决了贫困患者的后顾之忧,而好政策要提高知晓率才能惠及更多人。在健康脱贫工程实施中,我市抓住贫困人口、基层扶贫干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三大重点人群,让他们口口相传。同时,将市县区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作为健康脱贫宣传的三大重要阵地,多渠道宣传,广泛营造氛围,让贫困群众充分了解相关优惠政策,敢于就医,医治病痛,脱离困境。

  作为全县医疗水平最好的医院,霍邱县人民医院是该县实施健康脱贫的重点载体。该院不仅为贫困人口开设绿色通道,还在医院一楼大厅专门设健康脱贫服务台,院内电子屏、挂号窗口、结算窗口等显眼处均设有健康脱贫政策宣传内容,贫困患者进院后一目了然。

  在金寨县全军乡全军村卫生室,近期,乡村医生李泽明结合正在开展的全民体检开展政策宣传,将健康脱贫政策联系卡、政策问答等直接发放到群众手中。他告诉记者,针对有些贫困群众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政策的情况,他就一遍一遍地讲,直到他们点头明白为止,这样才能确保每一名贫困群众都能享受政策福利。

  随着健康脱贫工程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贫困患者不再为医药费发愁。据统计,截至8月底,全市已为101486名贫困人口支付待遇50057.4万元,综合保障率83.2%;有23458人次享受“180”补充医保258.9万元,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97.1%。对2016年10月26日至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综合医保费用通过追补的方式予以落实,全市共为14647人报销综合医保费用11374万元,综合保障率达82.9%。

  提标扩面 创新动作能出彩

  过去,除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部分能够享受出院即时结算外,医疗救助需救助对象凭相关材料到民政部门申请。很多时候,贫困人口因无力垫付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还有贫困群众对怎么报销,怎么申请补助,应该去什么部门?压根不清楚。对他们来说,这不仅费体力,还是一个伤脑筋的活儿。在健康脱贫工程实施大背景下,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一站式解决这些烦恼,让医疗结算报销变得轻松起来!今年初,我市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并轨实施为契机,统筹整合职能,将城乡医疗救助、健康脱贫兜底全部划归人社部门实施,构建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健康兜底保障“四位一体”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打通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贫困人口健康兜底的经办服务“快车道”,为城乡居民提供“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如今,贫困人口在出院结算时,只须付清自付部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脱贫兜底费用实现直接结报,再也不需个人垫付资金和到多个部门申请报销费用了。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在全省属首创。

  规定动作要落实,创新动作能出彩,这是我市健康脱贫工作的一大亮点。健康脱贫实施以来,我市在严格落实各项健康脱贫政策、扎实推进政府兜底“351”及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180”工程的同时,主动作为,不仅推出了健康脱贫“一站式”就医结算服务,各县区还结合地方实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码”创新,进一步降低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自付金额,最大限度减轻他们的就医负担。

  家住叶集区三元镇的五保户王乐成患有慢性病,但是却未达到评审的标准,过去身体有异样时,他多半选择扛一扛了事。“因为进医院就是花钱,我这情况根本负担不起。”而在今年7月后,老人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叶集区政府推出了老年贫困人口慢性病“126”医药费补助实施方案,对60周岁以上未达到慢性病评审标准但又患有慢性疾病的贫困人口,根据病种不同分别给予年度600元或1200元医疗补助。

  “有一部分贫困患者年老体弱、小病不断,经常看病买药,但不符合享受‘351’及‘180’政策,这个方案就是为了扩大健康扶贫覆盖面,提高老年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受益度”,叶集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汪斌介绍说,这一政策使许多像王乐成一样的老年贫困慢性病患者享受到了“阳光雨露”。

  如今,我市健康脱贫不仅有“351”、“180”,还有“210”工程,即贫困人口享受年度个人账户门诊48元的基础上,按照年度限额300元,70%的报销比例建立普通门诊统筹制度。此外,还建立贫困人口生育补充保障和省外就医兜底保障政策,这获得了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

  防控疾病 健康关口往前移

  “老大娘,这是控油壶和控盐勺,您以后做饭呀就照着上面的刻度来,油盐重了对身体可不好。”9月15日,在裕安区新安镇健康扶贫服务中心里,执业医师邹帮辉正忙着给贫困户发放健康支持工具,并为贫困户讲解“四限”(限盐、限油、限糖、限烟)知识。他告诉记者,这项工作也是健康脱贫工程的一部分。“帮助贫困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让贫困患者病有所医,精准施治斩病根,这是减少存量;而普及健康教育,预防控制斩断病源,则是降低增量。在健康脱贫工程实施中,立足让贫困人口“少生病”,我市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加大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控力度,并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健康素养宣传促进活动,提高群众健康意识,降低发病率,切实控制因病致贫的增量。

  为了使群众少生病,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我市还加大力度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9月14日,在舒城县舒茶镇沙墩村里,刚刚忙完村卫生室诊疗工作的张苗马不停蹄地来到贫困户汪金龙家里。“你的各项指标都正常,但还是要注意生活习惯”,检查完毕,张苗不忘叮嘱两句。作为村卫生室室长,又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签约医生,张苗每个月都要给村里的数十名签约对象检查身体,而村里的贫困人口更是张苗重点关注的人群。他们头疼脑热,只要一个电话,张苗随叫随到。

  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全市贫困人口累计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达18.27万户,签约率99.7%。其中,舒城县自2016年9月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来,贫困人口签约人数为52894人,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包价值564.73万元,签约率达100%,位于全省前列。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的方式,广大贫困户与家庭医生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这不仅让贫困群众有病早诊断、早治疗,从源头上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健康脱贫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把更多的‘创新’融入健康脱贫工作路径中,以‘保、治、防、提、创’为着力点,按照‘精准识别、精细管理、精心服务、精益求精’工作要求,全力打赢健康脱贫攻坚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王永峰如是说。(朱业江 记者 储勇 余浩)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