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牢记嘱托 崭新答卷
全市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纪实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六安新闻网讯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及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入实施,涉及“三农”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项目工程越来越多、利益调整涉及面更广。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基层干部利用权力以及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对涉农扶贫各项补贴资金,或贪污挪用、侵占私分,或失职渎职、违规操作,致使涉农扶贫资金“跑冒滴漏”,这导致涉及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较为突出。

  记者近日从市检察院了解到,针对这一形势,全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不断深化惩治和预防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今年以来,共查办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47件79人,其中贪污贿赂等案件37件62人,渎职侵权案件10件17人;查处科级干部8人,处级干部1人,形成了对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高压态势和震慑效应。

  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惩治民生“蛀虫”

  今年,舒城县检察院经过缜密初查,查明该县棠树乡集镇办主任、扶贫办主任王某在负责“到户贷款贴息”审核、申报工作中徇私舞弊,对不符合条件的非在册贫困户贷款贴息申请予以审核通过并上报,导致国家贴息资金损失达60余万元,涉嫌渎职犯罪。同时查明王某冒用在册贫困户,虚构贷款信息,骗取国家贴息资金16余万元,致使辖区真正贫困的农民没有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涉嫌贪污犯罪。

  “涉农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发生在群众身边,或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或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严重妨碍惠农政策的落实。”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在对近年来全市涉农扶贫领域的重点工程项目、资金渠道、检查监管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我市检察机关把支农惠农财政补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作为查处重点,把到户小额贴息贷款、产业扶贫、扶持资金等可能存在职务犯罪的环节作为初查、侦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同时,在办案过程中,注重查办“小官大贪”的案件以及“窝案、串案”现象。

  裕安区检察院在查办叶集区孙岗乡长岗村支部书记孙某、计生专干胡某、民兵营长邹某涉嫌贪污案过程中,查明3人利用协助政府发放征地补贴、管理公墓等公务活动之便,采取截留、侵吞等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其中孙某涉嫌贪污35万余元,胡某、邹某涉嫌贪污24万余元。舒城县检察院先后查处了3个乡镇9名村“两委”成员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冒用在册贫困户名义等方式虚报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并骗取国家扶贫贴息资金系列窝串案,涉案金额30余万元。

  突出侦查一体化,由点及面扩大办案成果

  为加大查办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力度,全市检察机关科学整合内部办案资源,进一步完善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统一管理案件线索、统一调配办案力量、统一侦查行动,实现上下联动,形成办案合力,确保案件顺利查处。

  在查办叶集区财政局原副局长杨某某滥用职权、贪污一案中,从线索梳理到明确初查方向、制订侦查方案、确定审讯策略、办案人员调配等,都在市检察院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并从各县区检察院抽调业务骨干通力合作。通过一体化侦查,优化了侦查力量配置,排除了办案阻力,提高了侦查效率,实现了精准发力、有效打击。

  与此同时,全市检察机关坚持“抓系统、系统抓”的办案思路,注重从个案中分析研判,总结共性,推广成功经验,扩大办案成果。霍邱县检察院查办该县扶贫办副主任韩某某涉嫌滥用职权犯罪案时,市检察院通过督办发现其前任王某某也涉嫌滥用职权犯罪,果断对其立案侦查,查明其涉嫌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扶贫贴息资金损失99万余元。同时还发现王某某还以其女儿名义通过虚假材料骗取扶贫贷款贴息16万余元,涉嫌贪污犯罪。随后,在总结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各县区检察院结合当地实际拓展初查范围。金安区检察院对该区农业委员会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原大队长以涉嫌滥用职权罪、贪污罪立案侦查,霍山县检察院对该县农发办原主任以涉嫌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进行了立案侦查。

  突出源头治理,加大预防力度筑牢屏障

  “从我们查办的案件分析,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发案原因既有管理体制制度不健全的因素,也有监督制约不力的问题,还有政策宣传不到位、法律意识欠缺等因素。”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全市检察机关在坚决查处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同时,加大犯罪预防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源头治理。

  为了提高各级各部门对涉农扶贫职务犯罪危害性的认识,今年以来,依托“涉农资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专项行动”,全市检察机关以涉农资金为重点,在农委、财政、水利等涉农部门开展32场预防警示宣教。在10月份以来的全省“预防农村职务犯罪百场讲座进乡村”活动中,我市检察机关深入156个乡镇,开展讲座百余场,发放《全省涉农职务犯罪教育读本》3000册,推动了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检察机关对去年以来全市查办的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剖析发案原因,总结发案规律,找出发案率高、危害性大的领域、环节,除开展专项预防职务犯罪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还从提出完善内控机制、加强风险防控的建议措施等入手,督促并协助相关单位堵漏建制。如舒城县检察院在查办扶贫贴息领域职务犯罪系列案件过程中,及时向该县扶贫部门提出检察建议,该县扶贫部门开展自查自纠,追回违规发放的扶贫专项资金70余万元。

  涉农扶贫领域涉及法律政策广、牵涉职能部门多。为此,全市检察机关主动加强与涉农扶贫资金申报、审查、拨付、发放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和有关政策等,努力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国土、林业、环保、安监、公安、法院等行政执法、司法部门共同研究建立惩治和预防涉农领域职务犯罪工作制度,努力形成惩治和预防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合力。(记者 储 勇)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关于六安新闻网 | 网站动态 | 管理团队 | 成功案例 | 在线应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