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牢记嘱托 崭新答卷
金安区党员和党组织主动作为开创立体扶贫新模式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本网讯 4月8日,阴雨绵绵,共产党员王飞坐在金安脆桃交易中心一间活动板房内认真翻看《果树病虫害管控100例》。桃花已谢,桃园最后一次病虫管控即将进行,阴雨一停歇,他就要进桃园指导桃农施药。金安区组织部副部长、区扶贫办主任李正发说,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全区党员骨干和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积极打造“党建+”品牌,开创“立体扶贫”的新模式。

  依靠党员骨干 发挥带动作用

  张店镇现有桃园8000余亩,12个脆桃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党员领头兴办占5成以上,他们的示范和带头,探索出了一条抓党建促脱贫的好路子。

  位于六毛路边的金安脆桃交易中心是由当地3位共产党员联合创办,他们为张店镇桃产业快速发展可谓呕尽心血。桃农徐先宏有句口头禅:党员种什么,我就种什么。徐先宏10多年前胃切除,几乎失去劳动能力,为治病,几乎家徒四壁。2013年,王飞、陈健、刘大成3名党员从经济上帮助徐先宏摆脱困境,效果不甚理想。“帮扶先帮智。”王飞说。2014年,王飞在改造桃品种时,免费给徐先宏家送去几千棵“光战1号”桃苗,在荒山开辟十几亩桃园,并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剪修枝芽、施肥喷药,去年徐先宏家的脆桃净收入上万元,一举摘掉贫困的帽子。学了3年,徐先宏也快速成长为桃园管理的“土专家”,他一有空闲便钻进桃园,将从党员王飞那里学的技术传授给乡邻们。

  张店镇党委书记邓德军说,该镇从一开始帮助贫困户制订脱贫计划、树立脱贫信心的“扶志”,到加大对贫困户金安脆桃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力度的“扶智”,再到打造基层党建+产业脱贫+党员帮扶的新扶贫体制的“扶制”,形成了“扶志、扶智、扶制”的立体扶贫模式,为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预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6年底,金安区建档立卡68个贫困村,未脱贫人口39249人,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该区结合发展实际,制订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通过抓基础、抓带动、抓产业,推动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依靠基层组织 建立扶贫队伍

  去年以来,金安区全面推开“三联三帮”先锋工程,鼓励党员与贫困群众结成对子、互帮互助,在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实现共享,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东桥镇在全镇党员中设立党员“联帮户”,开展联系扶贫对象、联络包保干部、联手督促检查,致富帮带、智力帮带、生产帮带的“三联三帮”活动。活动中,帮联党员张久佳利用自己的农机帮助贫困老人秋收,共免费收稻4700公斤;脱贫致富代表王和青为贫困户免费提供鹅苗,定期上门开展养殖指导,该镇16个村(街)793名党员、致富能手、能人大户先后与8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认亲”。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精准扶贫一下子找到了准星。近年来,金安区在积极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上建立党组织,把党员、企业及能人大户、贫困户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产业扶贫支部组织、党员带头、农户参与、协会运作的工作格局,帮助贫困户抱团发展、集体脱贫。

  金安区缘梦园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是一家立足农村,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旨在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该合作联合社在左大桥 村及周边三个村流转3000亩土地主营种养殖业。去年冬季,与当地13家贫困户结对帮扶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有十年党龄的李纯金决定从流转来的土地里拿出122.5亩转给贫困户搞鱼虾养殖,缘梦园不但支付租金,他们还免费提供鱼苗、虾苗。左大桥村大洼组70多岁的项怀堂10年前儿媳因病去世,他老俩口和儿子含辛茹苦拉扯孙子、孙女艰难度日,眼看孙子孙女渐渐长大,生活即将好过了,去年腊月底,正值壮年的儿子患重疾突然离世。家里顶梁柱倒了,项怀堂一家又跌进难以自拔的困境中。缘梦园理事长李纯金考虑到项家没有劳动力,将公路边最佳位置的10亩水田免费“划给”项家,又出资买来300多公斤虾苗放养。3个多月了,虾子已长成一寸多长的幼虾,项怀堂还不知道哪块田“是他的”。李纯金说:“项怀堂有眼疾,年龄又大了,养虾不要他动手,等虾子成熟上市卖了,钱送到他家里。”

  金安区组织部副部长、区扶贫办主任李正发对其非常感动,他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脱贫路上,全区党员没有一个袖手旁观。(记者 刘扬)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关于六安新闻网 | 网站动态 | 管理团队 | 成功案例 | 在线应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