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乡村资金“抱团” 集体经济“破茧”——霍山县单龙寺镇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image.png

分红现场,7个村分别领到第一笔年终分红款2.4万元。记者 袁洁摄

12月21日冬至,阳光灿烂、暖意融融。这一天的下午,霍山县单龙寺镇7个行政村的负责人早早就来到镇政府四楼的会议室,等待着喜悦时刻的到来——领取属于村集体的年终分红款。

给各村发放分红款的是霍山单龙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是该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平台,于9月份正式成立,由该镇联合7个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抱团”组建,其中,镇政府出资500万元,7个村分别入股30万元。当天,7个村作为“股东”,分别领到第一笔年终分红款2.4万元。

为何要“抱团”发展?“主要目的是唤醒各村‘沉睡’的集体资金,最大程度地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该镇组织委员沈定告诉记者,得益于近年来政策扶持及产业带动,全镇各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不仅全面消除“空壳村”,而且各村账户均有不菲的“余额”。例如,之前的东风桥村就有约100万元资金一直闲置在村集体账户上。

让资金“躺”在账户上,固然很安全,然而不能发挥效益。但若要让各村自己想办法,利用这些“闲钱”去投资项目、发展产业,各村普遍有顾虑。“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主要是集中在‘不会用’‘不敢用’上,一方面是村里缺少能人大户带动,一时难以找到好项目;另一方面是村里担心投资项目失利,害怕造成资金亏损。”沈定说。

难道任由宝贵的资金躺在账户上“睡大觉”吗?单龙寺镇对此说“不”!该镇党委书记金永磊告诉记者,在充分调研、反复研究后,该镇决定用市场逻辑、平台思维,以镇村联合出资的方式组建公司,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当前阶段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相结合,通过多元发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积极探索“镇村抱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抱团发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集中力量办事’。据霍山单龙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江善龙介绍,公司成立后,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承接了一批市政、园林绿化、道路养护等工程的劳务项目,“我们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适当向薄弱村倾斜的原则进行统筹调度,确保实现利益共享。同时,也鼓励各村子公司利用各自资源承接项目,实现自我创收。”据介绍,自9月运营以来,公司共承接各类项目金额170余万元,已实现营收达45万元。

“在公司成立前,村集体账户上的光伏分红、项目扶持资金、固定资产租金收益等累计起来大约有50万元,我们看着钱‘躺’在账户上‘干着急’,但一时又想不好怎么利用这些‘闲钱’。”在当天的分红现场,该镇扫帚河村书记、村主任王玮高兴地说,目前,公司给村集体发放年终分红款按照8%的年利率计算,村里将30万元的“闲钱”投入到公司,以后每年都可以获得固定分红收益2.4万元。

“沉睡”的资金“活”了起来,带来的不仅仅是“入股分红”,还有明显的带动增收效应。公司通过承接劳务项目,创造了一大批务工岗位,给各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增收渠道。目前,已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助力东风桥村群众增收68万元、助力扫帚河村群众增收32万元,助力单龙寺村群众增收25万元。“以前在家门口找活不是很容易,现在跟着公司干,几乎天天不闲,这几个月两万元肯定挣到了。”从杭州务工返乡的东风桥村村民金少华开心地说道。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广大干群积极努力下,各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不少村的“钱包”鼓了起来,但却存在资金“躺”在账户上“睡觉”现象,“没有好项目上”、“不敢盲目上项目”让资金闲置难以发挥效益。对此,霍山县单龙寺镇积极寻求破解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