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图书馆聆听一场学者讲座、去文化馆观看一场精彩的戏剧、去乡镇文化站参加一场书画活动、去乡村大舞台欣赏一场民俗表演……周末或节假日期间,越来越多六安市民走进城区、乡镇各类文化场馆,享用丰富的文化大餐,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
五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定“文化强市”战略目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更好释放红色文旅资源的潜能和价值,促进全市公共文化事业百花齐放、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精彩。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
家住红街附近的市民张蕾蕾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孩子去市图书馆看书,“在这里看书、借书很方便,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孩子爱来,我也开心……”张蕾蕾说,以前多是从网上、书店买书,但购买数量、范围都有限,现在有了这么漂亮的图书馆,藏书多、涉及面广,更有利于自己和孩子拓宽视野、汲取知识。即便是在受疫情影响的临时闭馆期间,也可以通过“线上借阅 物流到家”的方式来获取“精神食粮”。开馆两年来,市图书馆藏书量达120万册,截止到目前接待客流210余万人次,开展各类阅读活动1120多场,图书借还超过340万册次,成为了市民的“共享书房”。
这5年,我市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六安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明确基本服务项目、硬件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加速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随着位于政务区市民广场的市本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红剧场”先后开放运营,市民的精神生活品质迅速提升,这里也成为文化“新地标”。截至目前的省文化云平台监控数据中,客流量和活动量两大指标,市图书馆和市文化馆始终位列第一方阵。
目前全市14家县区公共图书馆、7家文化馆正在新建,今年年底将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共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0个,基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52个,农家书屋188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实践所145个、实践站1940个,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向基层延伸,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城乡全覆盖、均衡发展。
优化文化服务品质
8月31日—9月1日,六安市第六届“小小传承人”少儿文艺展演、第五届群众文艺调演和第五届国有民营院团小戏小品曲艺调演陆续在六安市文化馆红剧场举办,这些文化大餐,市民足不出户便可通过微信、抖音直播观看。
自“文化强市”战略目标实施以来,我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资源创作文艺精品,开展多样文体活动,打造出了一批市民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尤其连续6年举办六安市“社区一家亲 文化进万家”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展示展演、节庆活动、文艺进基层三大板块,涉及广场舞大赛、少儿文艺展演、双拥演出、原创作品展演、国有民营院团小戏小品曲艺调演、民族器乐大赛、群众文艺调演、“好戏六安”文化惠民演出、社区春晚等九大项子活动。活动搭建了各类文艺精品展示平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了和谐的邻里关系。2020年以来共开展活动110余场,直接吸引超8万人次观众现场直接观看。创作了一批符合时代特点、体现老区特色的文艺精品。精准扶贫现实题材的庐剧小戏《椿苗留香》《一家亲》、歌曲《新时代的长征路》等,都展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积极探索“非遗+扶贫”工作思路,在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同时,通过非遗展演展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文化惠民焕发新彩
目前,我市乡镇综合文化站所实现全覆盖,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达96%。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叶集区姚李镇综合文化站获得中宣部、文旅部、国家广电总局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在2020年省厅对各市“送戏进万村”工作专项考核中,六安市“送戏进万村”工作获得省文旅厅最佳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市文化惠民工程继续稳步推进,为加强对“送戏进万村”质量控制,在招投标环节鼓励各县区采用邀标方式提高采购质量。并组织力量采用各县区互查方式把控演出质量。全市每村每年组织不少于1场戏曲演出,每年开展农村文化活动2000余场,放映电影2.4万余场,体育活动1800余场。2016—2018年,在霍邱、金寨、舒城、裕安按“七个一”标准(一个村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建设12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送戏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 246场次,文化扶贫惠民巡演活动116场次。今年在城区开展的“好戏六安”文化惠民演出,创新形式利用夏季纳凉时间段,采购优质演出场次送到广场、公园、社区,送到群众身边。
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我市多渠道扩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规模充分,发挥文化协管员、村退休干部、教师、民间文化人才的作用,更好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红色文化方兴未艾
6月9日,我市青年作家禹茜茜的小品剧本《红色宣讲员》获得沪苏浙皖剧作家协会、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主办的“光辉道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三角地区小戏小品创作征集活动”创作奖。这是近年来我市在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中,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不断创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的一次体现。
我市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推动红色资源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利用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组建红色宣讲员队伍,传承红色文化。金寨县成立了县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与安徽大学合作共建“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出版《红色金寨》等红色书籍30余部,金寨红色历史走进央视《讲武堂》,《上将洪学智》和红色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在央视热播,开机拍摄《浴血大别山》,征集革命文物4000余件。广泛开展红色基因“七进”活动,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博物馆)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大别山区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单位。
文化空间陆续开放,文化活动绚丽多姿,市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着眼未来,我市将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着手,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紧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范围,不断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开发文创产品、文艺精品等,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邱杨)
采访札记
为幸福生活增添文化“砝码”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近年来,六安市始终坚持不断完善文旅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新天地,迈出了更多探索实践的步伐,文化场馆到馆客流量、群众文化活动数量、文化惠民工程等多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通过一件件具体而微的实事,交织成一张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这一个个触手可及的“文化圈”,已经融入普通群众的生活。
这些年来,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活动,市民找到了归属感,产生了情感共鸣,助力更多人提振发展自信,进而追求更幸福美好生活,为建设幸福六安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