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民生服务增色幸福生活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正宗的砀山酥梨、烟台苹果、东北盘锦大米、新疆大枣、临安迷你小香薯、呼伦贝尔的羊肉……今天,在六安绿篮子等大型商超,广大市民可以采购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生鲜产品,消费带来的幸福感充盈着人们的心田。

  从稻田里刚收获的龙虾、新采摘的葡萄、猕猴桃、山核桃当天就能端上全国各地百姓餐桌,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就能“买卖全国”……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日益完备的电商和物流网络,为广大农民朋友描绘出一幅幸福生活新画卷。

  十年来,从消费到生产,从线下到线上,从田间地头到现代工厂,从快递进村到新兴产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动能澎湃,不断释放。

  六安市统计数字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持续深化调整,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2012-202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从355.84亿元增至922.09亿元,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48.2%增长到59.8%。2021年,全市18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涵盖服务业全部十大行业门类,较2012年增加了95家企业。

  物畅其流 货尽其通

  一辆辆货车穿梭往返,一框框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被装车运往全国各地……在位于金安区吉宝皖江国际冷链物流园的六安泉水小龙虾交易中心,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卸货、扫描、分拣、装车……在六安各大快递物流园,每天车辆往来穿梭,忙碌不停。各大快递企业车间内,快件自动分拣机对海量快递进行条码自动识别与分拣,工人们忙碌有序装卸货物,数以万计的商品在这里完成分拣后送到消费者手中。

  从去年开始,叶集区平岗街道尧岭村残疾人种植户闵道山家的40多亩地桃子,通过线上直播平台,依托邮政惠农政策,在桃子正成熟的季节被叫卖到了全国各地,卖出了好价钱,实现了丰产丰收。

  “头天晚上才下的单,第二天就收到了快递。没想到现在农村快递物流这么快,真正的方便快捷!”在金寨、霍山等地农村,刚结束一天农活的农民,从网上下单购物也逐步从过去的试探性消费发展为时尚消费。

  搭载互联网的快车,皖西各地的农产品出村进城,走进了城市高档餐厅,与此同时,大都市的工业品、时尚单品也走近百姓身边,现代气息强烈地冲击着曾经闭塞的偏远小山村。十年来,六安市积极探索“电商+农业”“电商+农产品”等“互联网+”新型运营模式,让皖西各地农民拓宽了思路,充实了腰包,也方便和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在邮政快递企业的支持下,“快递+”特色农产品样板项目已形成销售规模,品牌溢出效应明显。“皖西菌药”品牌农产品在网上畅销,并涌现出俏俏果山核桃、过湾农业等年网销过亿元的农产品电商企业和霍山石斛、茶油、山核桃、富硒木耳等一批网红商品。其中,金寨俏俏果公司通过“公司+快递+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链接全市7万余亩大别山山核桃野生林原料基地农户。山核桃和香薯产业在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群众和政府的普遍认可和支持,被列为市县重点发展产业,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旺之路。

  截至2022年,六安市1818个行政村实现快递品牌服务通达,全市“快递进村”实现全覆盖,打通了快递服务下乡进村“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邮政快递服务业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从2013年的3.4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1.22亿元,增长了6.2倍,其中快递业务量从2013年的885万件增长至2021年的1.26亿件,增长了13.3倍。已建成覆盖全市、网络共享、功能集成的邮政普遍服务网络,现有179个邮政普遍服务局所实现分等分级管理,建制村全部直接通邮,村邮乐购站点数量从850个增加至1920个;快递品牌从10个增加至16个,许可快递企业从20家增加至35家,备案分支机构从28家增加至51家,备案末端网点从无到有,现已完成备案846个;邮政快递业于2021年底实现全市行政村服务全覆盖,行业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十年来,全市邮政快递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成效不断扩大,邮政快递业取得的荣誉纷至沓来。“六安茶叶”“皖西菌药”先后被国家邮政局授予“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年带动快递业务量近3000万件;六安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被纳入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支撑乡村振兴发展试点单位,承担邮政业“交通强国”支撑乡村振兴发展试点任务,全市共建成36个“交邮快”合作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占全市乡镇总数约为30%,日均处理邮件快件总量2万余件,共建设村级“交邮快”末端服务站点285处,建成“客货邮”合作公交线路11条,邮政快递业已成为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进村的重要渠道。

  文旅同频 焕发活力

  看科普展,读万卷书,在六安新晋的“网红打卡地”中,六安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名列其中,六安市图书馆入选全省“十家最美图书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里成了孩子们畅游知识的海洋,探索未来的神秘通道。

  走进独山革命旧址群、金寨红军广场、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六安红色文化资源的厚重冲击着游客的心灵。近年来,这些红色旅游景点已经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热门“打卡地”。

  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和深邃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促六安强力推动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曲文旅融合发展的乐曲,在皖西大地奏响。

  十年来,六安市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获得蓬勃发展。经过多年全力全面发展,六安市文旅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全市接待游客量由2012年的1500万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42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12年的9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37亿元。目前全市拥有5A级景区两个,4A级景区2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霍山、金寨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实施了3轮旅游重点项目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各类文旅项目1000余个;新建、改建旅游厕所600余座,2017年荣获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奖”。

  截至目前,全市162家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9%。累计举办“社区一家亲 文化进万家”等各类品牌群众文化活动2.5万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25.5万余场,连续举办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建成数字农家书屋1848个,更新出版物超56万册。扶持、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歌曲《九拐十八巷》《家风谣》等作品荣获安徽省群星奖,歌曲《家在淮上》、小品《纪念碑》登上全国群星奖舞台,创排了《大别山之恋》《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一大批现实题材庐剧和黄梅大戏……

  在过去的十年里,六安还累计争取各级资金约3亿元,实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物保护等项目260余个。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近80个,出土文物1万余件。红28军重建会议旧址、佛子岭水库连拱大坝入选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入选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全市现有国保单位7个、省保单位59个、市保单位83个、县保单位248个,一般文物点518个。“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被评为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等9个红色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独山革命旧址群等15个红色景区被列入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六安市已成为华东、华中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

  百业兴旺 激情绽放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近十年来,六安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幸福产业”快速发展,不仅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感,也有效拉动着消费增长,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盛夏的傍晚,华灯初上。皋城的大街小巷被点亮,各大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逐渐热闹起来。吃饭、购物、健身、休闲……霓虹斑斓之下,络绎不绝的市民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勾勒出现代服务业欣欣向荣的姿态。

  龙虾啤酒的狂欢,外酥里嫩的烤肉时光,奶茶、鲜榨的酸甜清香……在六安红街、万达等夜市,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美食激发着人们的味蕾,在这里,食客们褪去一天的疲惫,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

  从十年前的“爱客满天星”超市,到今天40多家连锁生鲜遍布六安各大社区。在六安,“绿篮子”早已融入百姓柴米油盐生活中一部分。靠近城市最具人气社区邻里中心,已经服务城市社区家庭30多万户……

  依托现有城市商圈、特色街区、城市综合体、文体场馆、旅游景点等,我市正初步形成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的经济发展格局,并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位、推动文旅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商务经济总量实现了两大跨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进出口首次跨上15亿美元台阶,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年来,六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跨越式增长,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从2013年的373.3亿元增长到202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55.7亿元,年均增长12%。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3.6%,高于全省水平6.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全市限上商贸单位由2013年的267家增加至2021年876家,规模扩大3.3倍,商贸企业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徽六瓜片、绿篮子、禾木有家、亿美商贸、俏俏果、远盛贸易、天星超市等一批本土企业快速发展。商业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区已达25条,成为繁荣市场、激发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载体。

  时空跨过10年,现代服务业的快速蓬勃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六安市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新生力量,也为六安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张美丽的蓝图。(记者 吴炜 谢菊莲 宋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