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从青年洞走到平岗岭——团市委副书记 杜明星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记得在2016年,我在牵头组织举办叶集区首届桃花节青年相亲交友活动,主持人问一位参加联谊的女孩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另一半,她的回答我记忆犹新,叫做“看遍江河湖海,囿于厨房与爱”。江河对于人生的启示,荡涤尘埃,冲刷苦楚,沉淀幸福,发人深省,大概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条属于自己的河流,是一种精神图腾,提供不竭奋斗和前行动力,大概每个人生也应该像条河,诚如罗素所说,开始是涓涓细流,被狭窄的河岸所束缚,然后它激烈地奔过巨石,冲越瀑布,渐渐地河流变宽了,两边的堤岸也远去,河水流动得更加平静,最后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回想自己基层工作十余载,一回回翻过山山水水,无数次趟过沟塘堰坝,有两条河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既是浩瀚的江河,也成了心中的长河,而我始终是那个“渡河人”,永不停息,撑杆向前。

  青年洞前驱迷茫

  第一次去红旗渠,探访青年洞是在2008年,去的时候心情沮丧,人生困惑。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刚步入社会就来到当时全省唯一的改革发展试验区叶集工作,怀揣无限梦想,期盼指点江山,然而很快就被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生活上孤身一人,居无定所;交流上语言不畅,风俗不懂;工作上经验欠缺,收入微薄。入职时间不久,受了几次委屈,生了一场病,便打了退堂鼓,想重新回到城市,回到曾经熟悉的环境。在做决定写辞职报告之前,我给一个同在基层工作奋斗的河南同学打了个电话聊了很久,他让我去他那看看再做决定。

  某个周末,跨过史河,一路向西,来到安阳林州,见到同在基层奋斗的同学,也第一次走近红旗渠。在红旗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我驻足很久,听完三百青年突击队历时一年五个月凿通六百米长的隧道,愚公移山啃下工程“硬骨头”的战天斗地历史,陷入深深沉思。在青年洞前,我还听到一句走进心腑一生的至理名言,“人生如渠,水靠人治,人靠自修”。

  从林州返回叶集,满血投入工作,没有再怨天尤人,也不再左右摇摆,把火热的青春和叶集的发展摆在一条赛道上同频共振,为叶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喜悦,也听懂学会了叶集土话,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能力,把自己真正当成了叶集人。许多年之后,当时在青年洞前内心的震撼还记忆犹新,对比那时三百青年前赴后继,担当奋斗,反观自己委屈前却想逃避躲闪,简直无地自容。红旗渠之行,青年洞前驻足,真正让我明白了世上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时光荏苒,今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拾级而上来到青年洞考察,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如黄钟大吕,红旗渠精神、青年洞奋进历史正是治愈青年佛系、躺平、娇软、傲气的对症良药。来到红旗渠,走近青年洞,方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平岗岭下取真经

  林州归来,我曾经和很多同事朋友聊去红旗渠到青年洞的感悟,党史办一位同事告诉我,红旗渠是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而六安的淠史杭水利工程也是人间奇迹,横贯皖中,纵横皖西,是新中国建立后新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淠史杭精神同红旗渠精神一样熠熠生辉,他还告诉我青年洞是红旗渠的“硬骨头”工程,而淠史杭水利工程最难节点就在叶集,叫做平岗切岭。平岗切岭是淠史杭工程中的最高切岭,在海拔90米高的岗岭上,皖西人民用智慧与奋斗、血与汗,以最坚定的信仰、最原始的工具切开长约3公里、深达24米、宽60米的渠道,开挖土方342万立方米,把水送到了下游的200多万亩良田。何其有幸,仿佛又冥冥注定,时间不久,组织上安排我到平岗工作,我从青年洞解开心结,又走进平岗岭砥砺前行。

  2017年,时值淠史杭工程开工动土60周年,我在平岗走访了十多位健在的平岗切岭工程建设者和见证者,尽力恢复、还原那段气吞山河战天斗地历史,其中有位老人告诉我,平岗切岭很有精气神,挖掘挖掘可以教育很多人。我开始尝试做收集提炼,发现平岗切岭工程不但集中体现了“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这些参与、见证老人还和我说到了平岗切岭的独有气质。一个是“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早日通水是平岗切岭工程的第一目标,老人汪乃安回忆一九五八年冬天,天寒地冻,切岭上所有男工赤膊上阵,吆喝着号子,宽厚的肩膀挑起百十斤重箩筐,而女工则在腰上扎起红飘带,远远的看火红一片,很提精气神,他还特别记得一句口号“小雨大干,大雨小干,不下雨拼命干”,现场吆喝给我听,这句话我也一直写在笔记本的扉页;另外一个是“只为成功找方法”的创新。淠史杭工程中有“三大 法宝”,分别是“劈土法”“倒拉器”“洞室爆破法”,其中“倒拉器”和“洞室爆破法”都首创自平岗切岭工程,极大提升了工效。发明“倒拉器”之后,平岗切岭干群又陆续发明了人踩大鼓车绞绳拉土器、履带输土机、空中铁索输土器等18种运土工具,运送土石方问题彻底解决。“洞室爆破法”解决的是平岗切岭的风化岩挖不动的问题,后推广到整个淠史杭工程。在“洞室爆破”发明之后又遇到新的问题,由于打的“竖井”很深,井下空气稀薄,那时候工地上又没有鼓风机,如何为井下民工补充氧气成为大难题。王永乐老人回忆,当时他们灵机一动,用长绳子吊树枝子在竖井里上下晃动,搅动空气流通,让呼吸不再困难。这些耄耋老人回忆当时的场景潸然泪下、感慨万千,这个收集的过程也让我思绪纷飞,心潮澎湃,彼时那些人、那些事给了我无限力量、许多智慧、更大责任,现在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的“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

  在总结平岗切岭特质的节点,恰是脱贫攻坚战正酣时,平岗脱贫任务重,双基底子薄,每遇到难事,心情烦躁,我就到平岗切岭上静静地站一会,看静水流深,看两岸葱绿,想象60年前5万人在此地奋斗攻坚场面,思考当时的“苦”与“拼”,对比当下,心情也就平复下来,理清思路,继续工作。在淠史杭水利工程的滋润下,平岗有了万亩桃园、千亩梨园,这些成为脱贫攻坚最大的产业底气,而淠史杭精神和平岗切岭特质又为脱贫攻坚注入了精神力量,生活、思想双脱贫,“十里桃花福地,再无落魄人家”成为平岗最为响亮的宣传。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红旗渠和青年洞再没去过,工作调离平岗也有数年,也很少有机会去平岗切岭再看一看了,但这两条河我不会、不曾、也不敢忘记,在人生之困上青年洞给了我方向,在事业之惑上平岗切岭给了我力量。从青年洞走到平岗岭,领悟红旗渠精神和淠史杭精神,纵使时代不同,但不变的主题是奋斗,唯有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青春才最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