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留守儿童口中的“爱心妈妈”,是孤寡老人心中的“热心女儿”,还是六安市巾帼志愿服务队的“最美志愿者”。不仅是公益路上的践行者,她还有着一个支持她并且充满爱心、奉献精神的家庭。王芳一家住在裕安区小华山街道一个5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这位不起眼的80后女性,自己的生活简朴甚至有点艰苦,却坚持为公益事业默默奉献多年。多年来,王芳一家把爱心善举洒满皋城大地。
王芳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年幼时经常受到周围邻居的接济,善良淳朴的王芳受到感染,从小便乐于助人。从2003年开始,王芳参与有组织的公益慈善志愿活动,一做就是20年,从一个普通的小姑娘,变成一位令人尊敬的“爱心妈妈”。这些年来,她个人救助各类弱势人员达百人以上,捐赠资金近百万元,组织募集物资折合现金逾千万元。王芳记入全国志愿服务系统的志愿时长已达1529小时,总时长预估达到12000小时。她先后参与或牵头成立六安市多家社会公益组织,持续带动数万人一起参与公益慈善志愿行动。
王芳个人先后资助37名孤儿,与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一起为全市4000多名孤儿寻找到领养资助人。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她奋战在抗“疫”一线,给居家隔离的群众送去各类生活物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测温、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工作。她还募集近百万元资金,全部用于购买防疫抗疫物资,并以最快速度将防护用品送到各抗疫点、困难群众家里。得知武汉血库告急,先后两次组织号召协会志愿者撸起衣袖,献血2万毫升。那些日子,她平均每天只休息3至5个小时,由于疲劳过度,她几次因低血糖引发晕眩。
王芳的爱人张方宏从事木材加工生意,为人忠厚老实,为了支持妻子的公益事业,他除了揽下照看孩子和老人的事务,还把做生意的钱拿来补贴公益事业。王芳常说,没有“贤夫”的支持,就没有自己公益路上坚持的底气和信心。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王芳的女儿张心贻自幼受到母亲的爱心熏陶,聆听母亲的“四心”教诲,做个有感恩心、孝心、良心和责任心的好孩子。张心贻自9岁起,坚持写春联,连续9年义卖筹善款21万元,帮助了400多名孤困孩子。有时,王芳接孤困孩子来家里过几天,张心贻都悉心照顾,对他们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给他们辅导作业等,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2020年疫情期间,她拿出积攒多年的压岁钱,购买了一批医疗紧缺物资送给一线工作人员。
2020年7月,裕安区固镇镇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张心贻和母亲连续在安置点做了15天的志愿者,一直到灾后重建结束。在说起自己做志愿者的初心时,张心贻说:“我的妈妈就像一位‘天使’,她帮助了无数人,影响了无数人,我从小就生活在充满爱与关怀的世界里,我也想心怀大爱,默默无闻做好事,影响身边更多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每做一件好事,我们就会感到很快乐,浑身充满了力量。”王芳和家人经常这样告诉别人,勉励自己。王芳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爱国爱家、奉献社会,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守望相助、携手奋进,生动诠释了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奏响了“爱心家庭”的最美和声。(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