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暖心校车司机郑文霞:方向盘上守安全 生活之中传温情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寒露时节,清晨5:30,天刚蒙蒙亮,裕安区苏埠镇黄莲村的一户人家早早亮起了灯,49岁的郑文霞已经洗漱完毕,换上干净的工作服。她习惯性地在镜子前整理了一下衣领,拿起车钥匙走出家门。四周静悄悄的,只能远远看到零星几家亮着灯,她的身影在晨雾中显得格外沉稳。作为六安市天通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校车驾驶员,郑文霞一直负责苏埠镇八一希望小学乘坐校车学生的乘车安全,这是她12年来雷打不动的作息。

  偶然间与校车结下机缘

  即使是现在,家用汽车在农村户户皆有,但是会开车的农村妇女其实并不算多,十几年前的郑文霞开校车算是一件“很拉风”的事情。

  “那时候,家里收入低,但是我们苏埠农村好多品质很好的蔬菜在镇上卖不上价,我就和老公商量,自己去考个驾照,再买个小货车,把邻居们的菜拉到六安城区去卖。”谈起最初,快人快语的郑文霞坦言。

  但是,事总不随人愿。2011年初,拿到驾照没多久的郑文霞在家附近出了一场车祸,住院治疗加后期康复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这样一耽误,买小货车的想法就搁置了下来。

  “2013年,因为要接送两个孩子,我就买了一辆小面包车。”郑文霞说,有附近的村民看到她开车接送孩子,就询问能不能让自家的孩子也乘坐她的车,慢慢地,乘坐郑文霞车子的农村孩子多了起来。“面包车小了,就想着干脆买一辆正规校车,然后自己又去增了驾照,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校车驾驶员。”

  2019年,郑文霞加入六安市天通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苏埠镇八一希望小学的乘车学生的安全接送。“加入公司以后,校车管理、安全培训更规范,也是对孩子、对家长更负责。”郑文霞说。

  “郑文霞从事个体车辆运输较早,加入公司后,一直坚守在校车驾驶一线。她始终坚守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超11万公里,保持了多年无任何责任交通事故的良好记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同时给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多次获得公司颁发的荣誉证书。”六安市天通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本坤说。

  时刻把孩子安全放在首位

  “校车关系着孩子们的安全,半点马虎不得。”郑文霞一边走向停在村部的黄色校车,一边说。打开车门,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扑面而来——这是她每天上班前必做的功课。她绕着车身仔细检查了一圈,用手摸了摸轮胎纹路里的石子,又打开引擎盖查看机油和冷却液,确认一切正常后,才拿出抹布,将车窗和车身的灰尘一一擦去。“车子干净,孩子们坐得安稳,家长也放心。”她笑着说,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早上6:30,校车准时出发。第一站是苏埠镇田垅村的朱启斌家,一年级的朱启斌已经背着书包在家门口的路边等候。“阿姨早!”小斌挥着小手跑过来,郑文霞连忙下车,帮他把书包放进储物格里。“慢点跑,别摔着。”她摸了摸小斌的头,眼神里满是疼爱。遇到下雨天,她总会提前备好雨伞,把孩子们一个个护送上车;冬天则会提前打开暖风,让车厢里暖暖的。

  “郑大姐是个特别细心的人。”学生家长李女士说,有一次她的女儿发烧,郑文霞发现后,不仅第一时间给她量了体温,还联系了家长,并在车内找了块小毯子给孩子盖上。“直到我赶到学校,她才放心离开,还反复叮嘱我要注意孩子的情况。”李女士说,有这样的校车司机,他们做家长的特别安心。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们,郑文霞还特意学习了基本的急救知识,在车内配备了创可贴、退烧药等急救用品。

  除了保障行车安全,郑文霞还十分关注孩子们的乘车习惯。她在车内贴满交通安全宣传画,每天接送孩子们时都会给他们讲一个安全小故事。遇到调皮的孩子在车内打闹,她从不厉声呵斥,而是耐心地讲道理。“小朋友们,在车上打闹很危险,要是急刹车,很容易摔倒受伤。”她的声音温和却有力量,孩子们总是乖乖地坐好。时间久了,孩子们都把她当成了贴心的“郑阿姨”,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跟她说。

  乡邻口中的“热心肠郑大姐”

  工作上尽职尽责,生活中的郑文霞更是个热心肠。她住在农村,身边的邻居大都是老人和孩子,有的还身患疾病,她总是主动伸出援手。邻居袁仁平2022年底因车祸受伤,需要长期到合肥、六安等地的医院复诊及做康复,遇到周末郑文霞休息,她总是主动帮忙开车陪同前往,免费接送。“郑大姐真是好人,这几年帮了我们很多。”袁仁平的丈夫李圣祥逢人便说,每到春节他们便想着送点礼物表达感谢之情,都被郑文霞婉言谢绝。“他们家这几年挺难的,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这作为邻居搭把手、帮个忙,哪能收他们东西呢。”

  十里八乡的人,只要提起郑文霞,没有一个不称赞的。“郑大姐特别热心,不管谁有困难,她都会帮忙。”黄莲村党支部书记胡来义说。

  2019年,郑文霞还加入了村里的“暖心志愿服务队”,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助老扶困等活动。每年暑假,她都会和志愿者们一起去留守儿童的家,给孩子们带去书籍和文具。“看到孩子们的笑容,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郑文霞说,有一次她给孩子们讲交通安全知识时,一个小男孩说长大了也要当一名校车司机,守护大家的安全,这让她特别感动。

  在志愿服务队里,郑文霞也是大家公认的“积极分子”。每次组织活动,她都主动承担最辛苦的工作。“我跟着开理发店的亲戚学习了理发的手艺,每月固定时间帮留守老人理发。这些老人都不容易,我们能多帮一点是一点。”她说。

  傍晚6:00,送完最后一个孩子后,郑文霞仔细打扫车厢,消毒通风,检查车内的物品是否有遗漏。等一切都收拾妥当,天已经黑了。“每天的生活很充实。”郑文霞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一直开着校车,护送孩子们安全上学、放学,同时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从方向盘前的专注守护,到邻里间的暖心相助,再到志愿服务中的无私奉献,49岁的郑文霞用平凡的行动诠释着“乐于助人”的真谛,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温暖了乡村。(记者 杨秀玲 宋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