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一街一品牌”,让社区遍开幸福花
【发布日期:2025-01-16】【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二4eeb37e69ee4dd85f73.jpg


图为“五姑娘工坊”内,居民们正在认真学习针线钩织技巧。

  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金安区东市街道五里墩社区的“五姑娘工坊”内。屋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居民们围坐在一起,手中的毛线针如灵动的舞者上下翻飞,五彩丝线在指尖欢快穿梭。眨眼间,娇艳欲滴的玫瑰花、明艳灿烂的向日葵、憨态可掬的鸭子玩偶,还有精致实用的背包等手工艺品逐渐成形。大家一边学习编织,一边分享着生活趣事,欢声笑语在整个房间里久久回荡。

  “自从参加了‘五姑娘工坊’的课程,生活变得忙碌又充实,现在每个月还能为家里增添一笔收入。”居民张丽君满脸笑意,手中的毛线编织动作不停,言语间满是自豪。

  张丽君口中的“五姑娘工坊”,是金安区东市街道五里墩社区为破解居民就业难题、增进民生福祉而精心打造的重要平台。据五里墩社区党总支书记肖启静介绍,五里墩社区针对未就业人员,特别是待业宝妈和无退休金的退休人员,积极整合资源,创办“五姑娘工坊”。自工坊创办以来,成效显著。目前已成功开设32节专业课程,首批13名学员顺利完成第一期学习,基本结业。随着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参与培训的学员累计达30余人。令人欣喜的是,已有8位学员成功就业,人均每月增收1000元至1500元。“‘五姑娘工坊’不仅让居民掌握了一门手艺、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大家的自我价值感,让大家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标与方向。此外,工坊在社区与企业间搭建起沟通桥梁,积极传播就业信息,大力宣传惠企惠民政策,实现居民与企业的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社区发展迈向新台阶。”

  在金安区,“五姑娘工坊”并非个例,各类文明实践成果如繁花般绽放,为社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2015年起,望城街道东苑社区几位老人因热爱自发开设扎花课程,吸引众多手工爱好者组建扎花队伍,并向辖区居民传授扎花技艺,让扎花这一传统技艺在社区落地生根、传承发展;清水河街道李台社区以“社区+非遗+宝妈”模式,引入绳艺编织非遗项目“千绳阁”非遗工作室,通过“课堂+体验+就业”模式,营造非遗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现已开展2期手工技能培训,培训60余人,每人每月增收800元至3000元;清水河街道清水河社区与六安市裕安区牛牛服装厂合作,组织社区宝妈制作手工盘扣,还打造了技能培训和灵活就业基地。

  记者了解到,金安区在推进文明实践“一街一品牌”工作中,积极拓展实践站功能。结合各社区实际,针对宝妈就业难、技能缺乏等问题,利用闲置空间培育社区创业就业文明实践项目。目前该区已开展手工扎花、绳艺编织、传统纽扣制作等培训课程50余期,1000余人受益。这些项目不仅带动社区周边妇女“家门口”灵活就业、增加收入,还实现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与群众生活的深度融合,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营造出更加和谐文明的社区氛围。

  未来,金安区将持续深化“一街一品牌”文明实践工作,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在各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一街一品牌”文明实践工作将为更多居民带来福祉,为构建美好社区环境注入强大动力,让文明之花在金安区各个社区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记者 杨子/文 王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