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发展“科教文卫” 提升民生“温度”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9月9日,“六安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教文卫”篇举行,介绍我市十年来科教文卫发展成果。

  创新引领 跨越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十年,我市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逐年增长,居同类市第1位;科研机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已拥有市农科院、313地质队、省工研院六安院等11家纳统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数大幅增长,截至今年7月已达3546件;至2021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46家。安徽科技大市场六安市场正式启动运营,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多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共获得省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数量和质量上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目前共有3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新型研发机构,1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六安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孵化器4家,全市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10家。

  科技是国之利器,但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这十年,全市科技特派员由613人动态发展到1419人,现有农业科技园区5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00家,其中省级42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18家,科技强农成效显著提高。

  病有所医 学有所教

  “为民”最直接的表现,便是“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十年来,我市启动实施健康六安行动和各级卫生创建,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指标较2012年增长12.62个百分点;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的5.44/10万、4.89%和6.79%降低至2021年末的3.64/10万、2.44%和3.35%,健康六安成效可观可感。十年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66个、床位27822张,三级医院数量提升至8家,达到标准化建设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1350个。十年间,我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流脑、乙脑等传染病发病率为历史最低水平;建成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49个、省级示范化门诊3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个;结核病医防合作模式初步建立,患者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重大疫情防控网织得更密更牢。全市共有二甲以上中医医院5所,实现每县都有二甲以上中医医院目标,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均开设了中医科室。全市中药材总蕴藏量达2亿公斤以上,品种达1866种。“十大皖药”占有6席,系全省最多,其示范种植基地达30个。截至2021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4.9万亩,产量24万吨,年产值达到70.5亿元,从业人员达12万人,我市中医药事业特色鲜明鲜活。

  十年来,我市教体系统政治生态和办学环境进一步优化,教育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教育公平不断彰显。全市办学条件显著提升,学前教育持续普惠发展,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有效提升,多元育人模式不断健全,仅市主城区就新建、改扩建61所公办幼儿园,30余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十年来补充教师16432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同时扎实推进“双减”,全市74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托管服务”和“个性化课程”两种模式的基础上,“一校一案”实施课后服务。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全市386家面向义务教育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374家,剩余12家全部实现“营转非”。教体不分家,过去十年,全市体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品牌效应逐步形成、组织网络日趋完善,竞技体育实力显著提升,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体教融合成效显著。

  文旅融合 富民乐民

  近年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十年,我市文旅系统锐意创新,谱写了六安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新篇章。

  文化事业发展稳步提升,文旅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我市初步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市图书馆、市文化馆正式启用并成功运营,全市162家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9%;建成数字农家书屋1848个;扶持、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全市有线电视用户约16万户,有线覆盖率100%。全市接待游客量由2012年的1500万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42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12年的9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37亿元;拥有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2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规划建设了一批旅游风景廊道、旅游景区(点)和接待设施,发展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00余家,乡村旅游游客占每年游客比重超过60%,累计带动约10万人脱贫;2020年底,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8.69亿元。据大数据监测,我市品牌形象更加鲜明,已成为华东、华中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

  十年间,我市实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物保护等项目260余个,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近80个,出土文物1万余件。红28军重建会议旧址、佛子岭水库连拱大坝入选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入选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全市现有国保单位7个、省保单位59个、市保单位83个、县保单位248个,一般文物点518个。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达到67项、代表性传承人84人。对国家和省濒危项目进行抢救性记录,拍摄市级非遗视频纪录片7部,出版了《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建立市级以上非遗传习基地22家,申报省级非遗工坊3家,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