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立足村头 尝到甜头——霍山县下符桥镇因地制宜走绿色产业发展新路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筑堰、挖井、抽水……连续数十天的抗旱保苗,霍山县下符桥镇庙岗集村终于迎来了成熟的新秋。喜看稻菽千重浪,一片片稻田闪烁着金色光辉,一方方虾池碧波如镜,一畦畦桑园柔条纷冉……微风如画笔,在秋日的庙岗集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百业兴旺的丰收图卷。

  庙岗集村地处横排头枢纽工程上游,曾是霍山县43个贫困村之一,于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近年来,庙岗集村依托土地、水面资源富集的优势,以“一村一品”建设为突破口,激发村民居家创业热情,走上了一条生态种养、农旅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特色种养 “一稻两虾”多增收

  秋风送爽,庙岗集村霍山海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罗氏沼虾示范基地里,几位虾农踩在齐腰深的虾塘中,正在用长网合力捕虾。“我们这里是六安地区养殖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的罗氏沼虾特种水产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魏军言语中很是自豪。随着虾网的不断收拢,越来越多银白色的沼虾在网中欢快跳跃。

  这一块靠近水库的230亩洼地,地势低凹,常年积水,难以耕作,一直是庙岗集村干部们的一块心病。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村支书赵东带领村两委四处观摩学习,通过不断探索,因地制宜引进高附加值的罗氏沼虾养殖产业,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致富之路。

  “罗氏沼虾的养殖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作‘锅炉苗’,罗氏沼虾幼苗时期需要恒定的水温,这就需要我们人工给它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养虾三年,魏军已经变成了一位水产养殖“土专家”,对于前来学习的养殖户,魏军总是倾囊相授。

  罗氏沼虾示范基地的建立为庙岗集村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每逢收虾高峰期,每天都有40多位村民在此务工,村民翁先友也在其中。“以前我们只能出去打打零工,养虾基地建立后,我们就在家门口务工,还能顺便学习养殖经验,现在我自己也养了10亩‘一稻两虾’,收入比以前好多了。”“一稻两虾”是魏军和村民探索出的养殖新模式,是在稻田先养殖小龙虾,5月份小龙虾收获后,利用优质的稻田环境,继续养殖利润更高的罗氏沼虾,实现“一年三收”,进一步增加稻田的综合收入。

  谈起庙岗集村这些年的变化,赵东很是骄傲,“这些年我们村涌现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现在村里不仅有养虾的,还有养鸡、养蚕、养鱼的……”在赵东看来,在市场千变万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家一户农民单打独斗已经很难适应,村两委只有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和先锋示范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发展。

  产业延伸 桑菊并茂添财源

  霍山县拥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美誉,下符桥镇与相邻的与儿街、但家庙三个乡镇都是全县有名的蚕桑大镇。下符桥镇现有优质桑园1100亩,仅庙岗集村就有950余亩。

  “我们下符桥镇素有栽桑养蚕的传统,养蚕季节我们需要大量的桑叶,但是在蚕结茧后桑园进入空窗期,蚕户手里大量富余的桑叶不知如何处理只能任其荒废,现在我们就利用本地丰富的桑林资源开发桑叶茶。”2020年,庙岗集村利用闲置的小学旧址招商引资成立了飞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声中,公司负责人杨楷抓起一把刚刚杀青出炉的桑叶茶介绍着。

  “公司年生产桑叶茶30吨、荷叶茶15吨。产品大部分都是提供给下游的花茶企业做深加工,销路不用愁。”杨楷介绍说。

  今年,飞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庙岗集村流转了60亩桑树种植基地,每年可以为庙岗集村提供30余个工作岗位,解决养蚕户富余桑叶约40万斤,增加村民收入16万元。

  今年庙岗集村新种植的50亩金丝皇菊也长势喜人。站在村里一望无垠的菊花基地边,赵东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下个月,这片基地的菊花就可以采收了。预计亩产80-120斤干花,每斤市场价格在50至6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将增加15万元左右。通过这几年村两委的带头发展,老百姓都尝到了科学种田、抱团发展的甜头。”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庙岗集村整合分散耕地和闲置土地,积极引导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加入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改变农民“单兵作战”方式,减少农民个体经营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2021年,该村的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

  农旅融合 绿色发展新格局

  走进庙岗集村安徽顺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火龙果种植大棚,一颗颗成熟的玫红色果实悬挂在长满尖刺的碧绿枝条上,让人垂涎欲滴,前来体验生态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是我们2018年从台湾引进的新品种‘软枝大红’,果实颜色特别鲜艳,果肉密实甜糯。”基地负责人沈守伍热情地切开几个艳红的火龙果请大家品尝。

  目前,庙岗集村共有火龙果基地86亩,正常成熟挂果后,从5月到春节期间,一年可多茬采摘。火龙果产业给乡村经济带来了发展生机,更给当地农户带来了致富希望。

  “我们火龙果是有机农业,不施化肥,也不用农药,但是需要大量劳动力。基地成立之初,我们就在庙岗集村签约帮扶了24户困难春扶户,如今他们都成功脱贫了,每户年增收8000元到4万元不等。2020年一年,我们仅务工村民工资就发了72万元。”对于采摘园的未来,沈守伍自有一番打算,“下符桥镇正在打造瓜果小镇,这种原产于热带的火龙果能在我们皖中栽培成功,肯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采摘体验。”

  葡萄园、蓝莓园刚刚进入采摘尾声,火龙果基地又接来游客高潮;镶金嵌玉的稻田正在抢收,村里的休闲垂钓农庄门庭若市。“我们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利用好下符桥丰富的水、地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着力打造瓜果小镇,加快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带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开发下符桥独特的红色文化、古色文化和绿色文化,发挥乡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老百姓年年增收,共同致富。”下符桥镇镇长苏小双对小镇的未来充满了憧憬。(葛书晚 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