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中勾勒的美景令人神往。
站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万佛湖畔,举目远眺,《千里江山图》中的景象仿佛照进了现实。舒城小伙、安徽师范大学学生郭昊将家乡的这一美景拍摄后发布在网上,一周内全网累计曝光点击量高达3亿次。此后,有关舒城美景的短视频更是频频登上热搜。
舒城的走红,偶然中蕴藏着必然,这里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素有“皖中花园”的美誉。今年“五一”假期,舒城全县共接待游客76.3万人次,同比增长140.7%;实现旅游收入4.58亿元,同比增长209.5%。
厚积薄发 文旅经济蒸蒸日上
近年来,舒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专门成立了旅游项目建设指挥部,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指导、协调、督查,建成了一批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新兴业态,舒城也成功跻身全省旅游经济强县。
“在各部门的努力下,2016年,万佛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令人振奋。”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敬煦介绍,目前,舒城已经形成“一山(万佛山)、一湖(万佛湖)、一泉(汤池温泉)、一线(景区周边和交通干道沿线)、一古城(周瑜城)”的总体布局,旅游业已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万佛湖景区不断打造升级,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推出了融入文化、体育、研学、休闲等业态的体验项目,游客来此不仅能够饱览自然风光,还能游有所感、游有所获。
据舒城万佛湖旅游管理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珠介绍,2023年“五一”假期,万佛湖景区旅游市场强劲复苏,节日期间共接待游客10.7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76.29万元,创历来“五一”假期单日最高收入纪录。
品牌助推 乡村振兴动能强劲
新四军第四支队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万佛湖景区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万佛湖镇被认定为安徽省首批旅游小镇……舒城一批旅游品牌的打造,不仅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到来,也为景区周边的村民带来了致富新路子。
“在家门口开个农家乐,比在外务工要强得多。别看小店不起眼,今年‘五一’假期,流水就有四五万元。”谈及开农家乐的收入,陆必胜脸上露出笑容。
陆必胜家住舒城县万佛湖镇,早年在浙江、上海等地打拼。2017年,看着家乡的旅游景区发展越来越好,老陆便回到家乡,开起了农家乐。
“靠着景区的带动,店里人气火爆,不愁客源。下一步,我打算增加客房,进一步扩大规模。相信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谈及未来,老陆信心满满。
“在万佛湖镇,像陆必胜这样依靠景区增收致富的农民很多。景区周边,有1万多人从事餐饮和住宿行业。”王明珠介绍,万佛湖景区始终坚持“旅游富民”的战略定位,未来,将重点围绕“环万佛湖旅游大道”建设一条农家乐美食街,进一步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目前,舒城县已创建三星级以上农家乐50家、8个省优秀旅游乡镇、15个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培育、扶持一批旅游经济乡镇,重点推动万佛湖镇、山七镇、汤池镇等乡镇积极开展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一镇一品’城乡统筹旅游发展格局。”王敬煦说。
串珠成链 全域旅游快速推进
175公里国省干道升级改造,环万佛湖旅游大道建成,合安高铁舒城段顺利通车……近几年,舒城文旅相关基础设施不断健全,依托“山、水、人、文”等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文化旅游等产品体系,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
“我们按照‘一山、一湖、一泉、一线、一古城’的总体布局,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和全域旅游深入发展。”舒城县文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将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舒城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产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绿色崛起乡村振兴的引领产业,唱响“周瑜故里,舒服之城”特色品牌。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舒城将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国内一流县级全域旅游目的地这一核心目标,构建一核两带两极三区多组团旅游发展格局。
一核即环万佛湖旅游吸引核;两带即杭埠河生态休闲景观带,以G346、G105、G206等国省干道交通线路为基础形成的旅游交通带动发展带;两极即城关镇旅游驱动发展极,环万佛山旅游吸引极;三区即东部科创产业旅游片区,中部乡村休闲旅游片区,南部生态度假旅游片区;多组团即各重点旅游乡镇组团。
“全域旅游的推进还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舒城县文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舒城将积极鼓励引导各乡镇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打破部门、行业界线,加快探索构建“一体化”“无障碍”的全域旅游协调发展与规范运行的市场管理运行机制。
全域旅游战略的推进势必会带动舒城文旅经济的再次腾飞。据了解,到2025年,舒城全县接待游客将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预计将达到65亿元。(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 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