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盛夏,漫水河百合喜迎“收获季”。走进位于霍山县漫水河镇西镇社区的大唐百合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仿佛奏响了“丰收进行曲”,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百合的下货、清洗、剥片、烘干、打包等工作,整个生产流程高效又顺畅。
“公司基地共种植百合300亩,现在都已进入成熟期,正在组织人手紧锣密鼓地采挖。”该公司总经理唐前兵高兴地介绍道,他还特别“强调”:由于管理得当,今年的百合长势特别好,一亩地可以产出1000公斤。
近几年,随着人们健康养生的意识日益提高,百合产业逐步回暖,漫水河镇抢抓市场新机遇,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当地自然条件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等优势,鼓励当地群众扩大种植面积,培育壮大百合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为提高群众种植技术水平,提升百合种植效益,该镇组织村书记、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前往周边地区取经,并鼓励引导采用标准化、精细化种植管理方式,提高百合产量、品质。此外,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打造“红农梦”志愿服务项目,组建由农技专家、科技特派员及本土种植能手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
与此同时,该镇坚持把助农增收作为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联农带农上狠下功夫、持续用力。一方面,采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模式,鼓励企业、合作社每年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形成种、产、销衔接的良性循环,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在百合成熟季节,引导鼓励合作社吸纳附近农户就近务工,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据了解,该镇今年种植百合总面积5000亩,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
“我年纪大了,最近在基地帮忙剥百合,一天下来也能剥100多公斤,一个月剥百合也能挣到3000元!”西镇社区70岁的李武林兴奋地算起近期的收入账,他说,这都是百合产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收益。
漫水河百合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个头饱满、肉色白、品质好、口感佳,且作为药膳具有很好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深受市场的认可。近年来,该镇还迎合大众追求原生态康养消费新需求,巧妙融合生态康养与乡村旅游,延长百合产业链条,积极带领群众走出产业与美景相结合的增收致富新路子。“例如,我们引导鼓励民宿、农家乐利用以百合为代表的中药材,研发推出的‘鲜百合烧肉’‘山药炒百合’‘百合虾仁’等养生土菜,就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该镇相关负责人说。(姜梦蝶 记者 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