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归雁”筑巢 反哺桑梓——裕安区石板冲乡返乡创业者引来振兴“活水”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夏日的裕安区石板冲乡,蝉鸣与机器声交织成独特的乡村交响乐。早晨七点多,石兴服装厂的大门刚开,村民周明红就骑着电动车赶来了。“我是一个宝妈,为了方便照顾宝宝,于是选择在家门口上班。平时早八晚五,从不加班,一个月能挣三千多块钱,我已经很满足了。”她边说边麻利地干着手里的活。

  车间里,裁剪、锁边、质检、打包……几十名工人各司其职,与此同时,即将发往欧美等地的成衣正在陆续装箱。“我们去年落户时就瞄准了本地劳动力富集的优势,专招留守妇女和返乡人员。”厂长程克兵翻着订单台账介绍:“工人们平均月薪4500到5500元,公司年产值1000万元到1200万元,订单已经排到四季度,大家干得越起劲,挣钱的门路就越宽。”

  这样的忙碌场景,是该乡“归雁经济”蓬勃生长的缩影。这个曾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乡镇,如今靠着返乡创业者带来的“活水”,让产业扎根乡土,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

  在该乡六安龙元弹簧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总经理赵宗元蹲在质检台前,用手里的游标卡尺在零件上反复测量:“这批货要发往外地,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一点都马虎不得。”

  “在外打拼多年,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事。”赵宗元擦了擦汗说。2000年他赴上海务工,从弹簧厂学徒干到技术主管,2012年创办自己的工厂,事业稳步发展。2015年入党后,家乡党组织的召唤让他返乡创业的念头愈发强烈。2023年,他投资建设的弹簧厂在石板冲乡正式投产,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

  “2024年实现产值500多万元,今年预计销售额能突破1000万元。”赵宗元指着操作设备的工人介绍,“现在40名工人全是本地人,工人的家离厂最远的不超过3公里,骑电动车上下班就行,人均月工资2500元到3000元,年底还有绩效分红。”更让乡亲们高兴的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企业签订了入股协议,每年按入股的35%返还收益,2024年企业为龙湖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成了村集体“钱袋子”的重要来源。

  如今,已有12名“归雁”在石板冲乡创办企业,其中绝大部分返乡创业者是党员,石板冲乡坚持基层党建带动产业发展,推广“党支部+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全乡80%以上的产业项目由党支部牵头组织实施,带动当地500余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该乡充分利用商会、在外创业有成人士等资源,定期开展招商走访。对于返乡创业的项目,在税收减免、厂房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用感情留人才、用服务聚人心”,现在越来越多的能人愿意返乡“为家乡发展添把力”。

  从服装车间飞针走线的麻利身影,到弹簧厂机械臂运转的铿锵轰鸣;从返乡创业者反哺桑梓的拳拳赤子心,到乡亲们捧着工资单时的踏实笑容,石板冲乡乡村振兴的活力如夏日的溪流般持续涌动。如今,全乡9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活力迸发,2024年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0.66万元,持续增长的集体经济收入,正化作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推动石板冲乡在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记者 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