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田畴风景丽 沃野谱新篇 ——叶集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美丽画卷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春天的乡村,总是充满诗意。沿着高速公路进入叶集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田间,绿色的麦田如同地毯般,蔬菜大棚生机盎然,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掩映在果树丛中;休闲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平坦洁净的水泥路环绕着田野、穿越村庄,蜿蜒伸向远方……近年来,叶集区大力推进“五大振兴”,脱贫成果巩固有力,乡村振兴推进有序,农业农村加速发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渐次展开。

  驶入产业升级“快车道”

  每年的夏末秋初,总有一种清甜的味道在叶集弥久不散,它就是近年来风头无二的秋月梨。秋月梨,名字诗意,成熟时恰逢中秋,故名“秋月梨”,其梨皮橙黄,宛如一轮满月,削皮之后,果肉莹白,细腻多汁,咬上一口,水嫩清脆,甜度可以达16°左右,甘甜的梨汁,清爽地在口腔中回荡。“我们引进了国内高品质水果品种,改变过去农户自发、自己摸索的盲目种植模式,目前有规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指导地发展水果产业,将果园提质增效、产品提档升级,建设长三角绿色水果生产供应示范基地,还和鲜丰水果进行合作,发展优质高端水果生产,标准园每亩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叶集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怀远告诉记者:“秋月梨是梨子里面的佼佼者,因品质优良,非常畅销,错过了可尝不到哦。”

  一个梨,从零星栽培、提篮小卖,到基地生产、规模种植,让人记住了这个外貌与内涵并存的品牌。而一只虾更是在叶集走出了“大将军”般的步伐,它让稻田经济效益倍增,产业发展势头十足。

  眼下,叶集区小龙虾已经全面开始捕捞上市,在各家稻虾综合种养基地里,工人们都忙碌着,收起田里的地笼,身披红甲的小龙虾渐渐露出“威武”的身形,单个重量都在7钱至9钱之间、大的可达1两以上,虾体壳薄肉厚、晶莹透亮。

  产业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柱,叶集区科学坚持因地制宜、品牌兴农,谋大做强特色产业。高起点谋划“十四五”期间“一轴一带一中心”总体空间布局,依托史河干渠优越的生态资源和江淮分水岭优良的气候条件,高标准规划建设80平方公里史河干渠绿色振兴经济带、60平方公里叶集史河现代农业产业园、“江淮果岭”优质林果示范区,突出稻虾综合种养、“江淮果岭”两大主导产业,结合高标准农田整治,整合项目资源,建成集中连片稻虾综合种养11万亩、“江淮果岭”经果林面积5万余亩。强化品质培优,突出“双招双引”,成功引进全国农业行业领军企业中化农业、全国知名水果销售企业“鲜丰水果”入驻建立研发基地。强化品牌打造,成功塑造“徽韵大别山”“史河湾小龙虾”系列特色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叶集秋月梨”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强化宣传造势,成功举办农业创业创新“双创大赛”,提升主导产业品牌竞争力、市场营销影响力,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对标“138+N”、“6969”工程,拔高标杆、自我加压,成功争创、获批省级叶集史河现代农业产业园。

  打造秀美乡村“样板间”

  走在叶集区洪集镇金星村,美丽乡村处处是美景,景观塘景美水清,文化长廊优雅别致,健身广场开阔适宜运动歌舞,村民们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大大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俺们村里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家家门前有花屋后有树,傍晚广场上跳跳舞遛遛弯,俺们如今和城里人一样,一点儿不眼馋城里人的生活了。”

  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打造宜居美丽乡村。近年来,叶集区累计投入农村道路、水利、电力及信息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近30亿元,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四好农村路”1400余公里,实施危桥改造62座,在全省率先实现乡乡通二级公路、村村通6.5米水泥(沥青)路,成功争创“安徽省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示范县”、村村通1元新能源公交。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标准,村村新建160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并配备专业医师和医疗设备,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妥善解决看病难问题。投入资金9亿元,完成区内所有学校达标建设,并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建成高标准农田9.8万亩,改造城乡电网1600千米,实施农村信息化项目143个,实现村村通光纤和宽带网络。“双基”均衡发展保持高位推进态势,投入力度和强度有增无减。

  村景美如画,吸引人才回流,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人才振兴。为招才引智,破解人才瓶颈,叶集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乡镇公租房建设,计划投入3.4亿元建设乡镇公租房1250套,实现农村创业就业各类人才“拎包入住”。根据人才层次发放租房补贴或购房补贴,在区内购房的按照学历分类给予8-20万元一次性奖励。加大创业扶持,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给予300万元以内的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2021年共发放创业贷款3500多万元。面向基层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136名、引进基层急需紧缺专业和高层次人才42名,人才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逐步显现。

  擂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时下,在叶集区乡镇及村之间,流行着这样一场别致的“擂台赛”,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通过“打擂”的形式,展示着各地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的亮点,不为别的,只为在乡村振兴中拔得头筹。

  比学赶超,叶集区通过擂台赛的方式,凝聚振兴力量。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搭建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生态保护提升行动、文明育区乡村行动、治理效能提升行动、促进富民增收行动、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行动、深化农村改革行动、扩大农村投资行动“八大擂台”,细化实化量化34项比武指标,覆盖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乡镇两两之间按季“比武”、村社分A、B类两两之间按月“打擂”,区财政每季度给予每组比武的乡镇100万元奖补资金,每年按照每组A类村50万元、B类村40万元标准给予奖补,年奖补乡村4600万元,统筹用于支持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双基”建设等。区、乡两级党委分别为获胜乡镇、村社授擂主旗,政府颁发奖金,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擂响乡村振兴“奋进曲”、引领乡村振兴“加速跑”。

  同时,叶集区坚持惠民便民、自治善治,探创乡村治理模式。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决策部署和市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精神,探索实施“无事找村书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叶集样板。在全省率先试点实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1114工程”,即建设1张联系群众服务网、1个心理咨询中心、1个乡风文明超市,建设服务队伍、调解队伍、精神文明创建队伍、考核队伍等“4支队伍”,相关做法获省委、省政府批示肯定并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推深做实农村党员“四联四帮”工程,建立“先锋指数”积分兑换和党员星级评定制度,促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新运行机制,在67个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占全部行政村的94.4%,成功创建农村“三变”改革省级示范村1个。完成农村“房地一体”地籍调查,推进“两闲”改革试点示范工作,扎实开展村级集体经济“五年提档升级工程”,2021年村均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30万元。优化乡村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推进基层社会协同治理,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希望;乡村,激扬着振兴的号角。温室大棚连片发展、瓜果蔬菜四季飘香、人居环境整洁优美、乡风民情和谐醇厚、乡村百姓安居乐业……发展的春风吹拂着叶集,一篇乡村振兴的大文章正在这里书写。(孟祥翠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