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铺好特色农产品入沪“圈粉吸金”路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62b75ada797c4c85864cbc82f53c93e5.jpg

  11月10日,消费者在上海国金中心商场City-Super超市选购九仙尊霍山石斛产品。(左上)   11月19日,上海农展馆一楼大厅“鱼米之乡”线下展示馆的工作人员在直播销售六安土特产。(左下)  11月11日,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大别山农副产品上海体验馆内,工作人员在摆放六安特产。(右上)  11月22日,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的经营者在批发销售新鲜蔬菜。(右下)

  上海,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六安,大别山革命老区中心城市。

  相隔千里的两座城市,对口合作日渐深入,如何把更多大别山区的农产品,源源不断输往上海商超、食堂、专柜及批发市场,让农产品地道的“土气”契合沪上居民的“洋气”?我市主动对接、精准对接,努力铺好特色农产品入沪“圈粉吸金”路,全力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进沪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六安是农业大市,孕育了110多种名特优农副产品,其中六安瓜片为“中国十大名茶”,霍山石斛为“九大仙草之首”,皖西白鹅羽绒驰名中外,金寨灵芝、霍寿黑猪、霍邱麻黄鸡、泉水龙虾、六安脆桃等名优特产品闻名遐迩。目前,全市已创建31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已建成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园区规模、数量和建设水平均居全省前列。这些资源禀赋优势,是六安对口合作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和潜力所在。

  总投资5.8亿元,霍邱县与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签订麻黄鸡标准化养殖及加工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麻黄鸡养殖专业协会与上海正阳禽业牵手,日销往上海麻黄鸡1000只,鸡蛋100万枚;近百个品种农产品,走上“鱼米之乡”平台;参加上海线上“金秋消费季”活动,一批合作项目正在对接推进……一段时间以来,我市积极主动对接,在上海市大力支持下,对口合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已成为两地市场主体的良好愿景和殷切期盼。

  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作为革命老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理念、模式、方法与上海市还有较大差距,比如说:供应端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与需求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主流销售渠道和大的平台载体;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及社会层面,对口合作还需要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运用“市场思维、资本力量”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还不够宽……

  差距是不足,也是潜力,更是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动力。面对差距,需要深度研究上海、触摸上海、解构上海和学习上海。

  在这里,先说一个案例:那就是上海对口支援的贵州省遵义市,在摸清上海市民消费习惯、调研销售市场后,遵义种起了高山红皮黄心土豆,它不仅有丰富的硒元素,还含有胡萝卜素、叶酸,而其淀粉含量又多于绿色蔬菜,营养价值非同一般。这种土豆中的“尖货”,很快打入上海成为市场“宠货”。

  “全国有太多产土豆的地方,都想来上海分一杯羹。而我们这里喜欢吃黄心土豆,如果跟着种白心土豆,难以打开市场。”上海市直部门一位相关负责同志坦言,农特产品一定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有规模化、标准化及产业链优势。如今,上海正在发挥大市场的优势,“倒逼”各地农业产业升级,从而不断改造生产链、畅通消费链、提升价值链。

  走进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国金中心商场,在City-Super精品超市,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专柜尤为醒目。霍山米斛枫斗、纯粉、浸膏、切片、浓缩液等十分抢眼,不少市民围着售货员咨询、选购来自大别山的“仙草”。不仅是国金中心,在上海嘉里中心、太古汇等高端百货和精品超市,都有霍山石斛身影。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上海是一个品牌高地,把上海市场打开了,全国市场就做出来了。把基地放在大别山原产地,营销中心设在上海,这是我们的战略。”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曙华说,销售额从刚开始的一两千万元,到现在两三个亿,逐年都在增长。聊起上海对口合作六安,她坦言,将抓住政策机遇,做好霍山石斛的品牌引领和示范,带动老区更多的道地中药材走进沪上。

  上海有着高、中、低不同层级消费群体。不仅是霍山石斛,来自老区的其他绿色优质农产品也纷纷抢滩登陆。皖西大白鹅、山泉虾酱、生态土鸡、黑毛猪肉、土鸡蛋、土鸭……位于静安区的大别山农副产品上海体验馆内,不时有市民扫描场所码,然后进馆选购。据负责运营的安徽云汉商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来自大别山的近100种生态农产品深受上海市民欢迎。

  云南、西藏、新疆、四川,六安、三明……位于上海农展馆一楼大厅的“鱼米之乡”线下展示馆,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通过我市相关部门牵线搭桥,一批老区企业揣着‘六安好物’,进入了上海‘鱼米之乡’线上、线下平台。”六安市绿色食品协会会长熊星火说,前期已经把两地的供需做了匹配,弄清市场需求。接下来,会持续做好信息的收集和组合,借力上海的平台和资源,把更多优质农产品送到上海市民餐桌。

  上海所需,六安所能,离不开精准对接。“要改变我们认为的‘六安好物’,就是上海市民喜欢的‘沪上美味’,一定要弄清需求侧的喜好。”近日,在座谈交流中,市直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如此感慨,政府和企业要深度研究上海市场,做到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发力,善用资本的力量、市场的逻辑、平台的思维,真正把六安的“供”、六安的“能”,精准对接上海的“需”。

  市领导带队洽谈如何进入西郊国际农批市场、江桥批发市场,商讨怎样进入上海“百县百品”等帮扶平台名录,积极引进上海农业经营主体在六安投资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对接上海机关、学校、医院等直采六安优质绿色农产品……

  当前,我市正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发挥优良生态环境和丰富农产品资源优势,建设绿色农产品进沪供应基地;加强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建设上海大别山(六安)绿色农产品直销供应基地,让六安的特色农产品卖进上海大市场,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法宝”。(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储著坤 陈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