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支撑,通过乡风文明评议、入户信息采集、信用等级评定等程序,系统评定出信用主体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A级、AA级、AAA级,凭借信用等级可从银行办理信用贷款……近年来,裕安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多方协作、群众参与”,以“信用村”建设为抓手,有力有效打通农村“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梗阻”,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将金融“活水”引入农村。
注入产业发展“强心剂”
仲夏时节,晨曦微亮,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散发着勃勃生机。江家店镇青上村稻虾养殖户李兆付熟练地驾驶一艘小船,来回穿梭在网箱之间,翻箱、收虾,动作娴熟、一气呵成。望着红通通的龙虾,李兆付满脸掩饰不住收获的喜悦,他说:“今年的龙虾品相好、产量好,最多的一天收获400多公斤龙虾。可是年前我却一筹莫展,多亏了‘信用村’建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帮助,解决我的资金困难,才有今天的收成。”
2022年因为扩大经营规模,虾苗和饲料的投入也大幅增加,造成李兆付资金短缺。青上村党支部书记张恒丽在知晓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其联系六安农商行,凭借A级的信用等级,李兆付成功申请到了10万元的信用贷款,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李兆付开心地说:“在资金筹措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帮我渡过难关;更多亏了‘信用村’建设,贷款流程不繁琐,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以后我会加倍珍惜我的信用。”
助力集体经济“加速度”
“起初我们只把‘信用村’建设当作一项普通村级工作在完成,真没想到现在能给我们村发展带来这么大的好处,往后我们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劲头就更足了。”单王乡双桠村党支部书记汪习俊看着村里百亩瓜蒌基地感慨地说。
双桠村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劲头源自于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给予的贷款支持。2022年,双桠村党支部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在村里试点种植了100亩瓜蒌,第一年就喜获丰收。就在大家信心十足准备扩大规模的时候,汪习俊却发了愁:“我们试点的产业是适合双桠村实际的,但我们现在却没有资金来扩大规模,村集体经济想再上一个台阶还是很难。”
裕安区委组织部在得知相关情况后,会同六安农商行工作人员一同考察了瓜蒌产业,并建议村集体经济组织凭借信用申请贷款,区委组织部提供担保和利息奖补,支持村里发展集体经济。从申请到资金拨付前后不到一个月,80万元的信贷资金全部用于扩大瓜蒌基地,现在双桠村已建成210亩瓜蒌基地,预计今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
“‘信用村’建设解决了我们发展的难题,村民看见村里瓜蒌长势好,自主发展动力也被激发起来,同时,区委组织部还出台了政策,为发展产业的信用户免费赠送产业保险,村民发展产业的劲头更大了。”汪习俊对村里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开出整乡授信“新方子”
近日,罗集乡田野间一片繁忙,村民们忙着抢收小麦,开展机插秧。田埂上,中国建设银行的工作人员正在核查贷款项目和基本信息。据悉,今年以来,罗集乡1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流转土地5000亩,通过申请信用贷款,采取村企合作、自主经营等多种模式整乡推进“信用村”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2年秋种,村集体流转了400亩土地,今年小麦丰收,共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3万元。”杨公村党支部书记吴运祥高兴地说:“今年,我们村5700亩土地在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后,村集体准备流转土地2000亩,与大户合作,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争取突破100万元。”
瞅准机会,罗集乡鼓励各村以村集体的名义流转土地,然后和北大荒、种粮大户等主体合作,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又保障粮食安全。依托裕安区委组织部出台的集体经济组织信用贷款贴息奖补的政策,最终有11个村申报贷款550万元。中国建设银行六安支行信贷员们上门核实项目,为各村进行贷款。
“有了这50万元资金,我们发展集体经济的底气更足了。”陈家楼村党支部书记汪申云激动地说。3月份,陈家楼村流转了600亩土地;4月份,与北大荒进行托管合作;5月份,机插秧全面推进,村里抓紧申请了信用贷款50万元,银行工作人员快速上门为该村办理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
“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农村产业发展缺资金、陈规陋习缺约束、乡村治理缺抓手等问题,积极打造‘信用好、产业强、治理优’的示范村。”裕安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开展以来,该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信用支撑、支持发展、规范行为”的总目标,通过建立“双向挂职”“风险补偿”“贴息奖补”“惠农保险”等四项制度,出台七项惠民政策,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