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一条路,一直走下去,研发高品质的中药材,应用于临床,造福更多的老百姓。”6月27日上午,在皖西学院中药材产技实验室,刚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韩邦兴教授,与两位年轻博士聊起了自己的科研规划。
今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牵头,中国中医科学院、皖西学院等单位参与申报的“中药材生态种植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构建及示范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皖西学院韩邦兴教授为该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这是他时隔十年第二次荣获该奖项。
十年前,也就是2014年,韩邦兴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那时参与申报的项目是“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时隔十年,再获国家级奖项,这份荣誉令人无比振奋,对韩邦兴而言更是激励与鞭策。他谦虚地说:“获奖不是一个项目的终结,而是为后面产出更高水平的成果做准备。”如今,韩邦兴丝毫没有停下来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而是又投入到“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
为什么韩邦兴如此痴迷中药材?六安,素有“西山药库”之称,是安徽省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共有1866种珍稀名贵药材和道地药材,“十大皖药”中六安占据七席,这为韩邦兴科研团队提供了“天然宝库”,叠加皖西学院拥有安徽省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安徽省中药生态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皖西综合实验站等七大科研平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药材好,药才好。土壤是中药材的温床,它孕育着草本的灵性,滋养着治愈的力量。韩邦兴自2005年进入皖西学院后,就一直深耕细作中药材领域,致力于中医药特殊土壤的培育、模式的推广。随后,他带领团队参加“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致力于中药材生态种植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构建及示范应用。韩邦兴说:“两个科研项目,两次获奖,前后是一种传承,科研成果一步步向前推进。”
再难的事,踏踏实实去做,总有收获。团队前后历经20年,形成了以“拟境栽培”为核心的中药材生态种植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构建了标准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中药材种植模仿化学农业的模式,真正做到了将科研论文写在大别山间。
二十年来,韩邦兴辗转实验室和大别山间。整个科研项目,按照“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创新—模式构建—核心技术固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链条进行设计,丰富和完善了中药资源生态学学科理论,保障了中药材质量安全,促进了中药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不同于农业生产,中药材需要在逆境中才能生发出好的药性。”韩邦兴表示,研究的核心,是生产出高品质的中药材,重大意义在于构建了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标准体系,研制了240项中药材生态种植和规范化种植技术规范,建立了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服务体系。项目实施至今,依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在河北、安徽、贵州、云南等20多个省市进行技术示范推广。
滴水石穿,关键在于瞄准一个方向。韩邦兴带领团队聚焦道地药材研究与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深入地调查了大别山区中药资源,摸清了大别山区中药资源情况和生物多样性,建立了种质资源圃,发现新物种2个,选育新品种10个,实现了中药种苗大规模繁育技术突破,成功将多种中药种苗繁育技术实现产业化,探索了林药复合经营技术,构建了绿色高效中药生态种植技术体系,实现了道地药材快速定性、定量、品质分级、在线分拣的实际应用等。
铁杵成针,必须用对一种劲头。项目研究成果尤为抢眼的是,选育霍山石斛、皖黄精等中药材新品种15个,制定《霍山石斛人工栽培技术规程》等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52项;推广应用霍山石斛、皖黄精等中药材新品种和相关技术标准,面积超过万亩。催生、发展、壮大了一大批龙头企业,让濒临灭绝的霍山石斛成为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年产值逾50亿元。
“我们的科研项目,可以用‘保护、种活、种好、用好’这四个词概括,最终目标是研发优质的产品供临床使用,让高品质的中药材惠及寻常百姓家。”韩邦兴信心满怀地说,后面的科研过程,可能需要耗费5年、10年或是更长时间,接力棒会一直传下去。实验室内,年轻的博士们正专注地进行着研究。窗外,盛夏的皖西大地满目葱茏、生机盎然。(记者 储著坤 单姗 实习生 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