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保健康 防重症 抓救治】向春出发——我市“保健康、防重症、抓救治”工作纪实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老人家,今天感觉好点了吗,早餐吃的什么?”“从CT影像上看,病灶绝大部分都已经好转吸收了,可以出院了,回家一定要注意休息……”1月12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东院区感染科病房,科主任饶建国正带着医生们查房,详细询问患者情况。经历了3周的就诊高峰时段,近期,该科室康复出院患者达120人。

时针拨回到2022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患者激增,流感等其它呼吸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期,老年基础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比例不断提升,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抓救治”。

“要扎实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疫防转段各项重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3年元旦当天,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叶露中的讲话为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就诊人数激增和医护人员减少的双重压力,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坚持“全市一张床”“全县一张床”“全院一张床”理念,不断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全体医护人员带病坚守、鏖战一线,用坚强和勇毅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

关口前移 “疫”路守护

“一天看诊100多名病人,是原来门诊量的几倍,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非常闷,寒冬腊月天,衣服能全部汗湿。”问诊、开方,最高峰的时候,六安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医生孙成建,连歇口气都成为一种“奢侈”。

1月8日,历时3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回归乙类管理。从推出“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再到由“乙类甲管”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每一次优化调整都因时因势、审慎抉择。六安亦不例外。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承担了大量辖区居民用药咨询、发热诊疗等工作,面临着新的更加艰巨的考验。

第一时间进行摸排,对辖区人员做到底数清、需求明;建立重点人群台账,进行风险评估;成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医务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及时有效提供医疗服务;针对重点人群、次重点人群、一般人群,进行分类管理救治;扩充医疗资源,加大药品和医疗设备采购……作为“前哨”阵地,基层的工作必须做得细致、全面、及时!

“家人朋友们,家里有60周岁以上老人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居民,请在群里报备楼栋门牌号,明天上午,社区将安排医生上门接种疫苗……”在那段紧张的日子里,金安区三里桥街道友谊社区物业办主任许光霞,每晚都会在骏景豪庭小区业主群里发布一则这样的通知。同时,社区医疗机构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周到的医疗服务。

面对新阶段新任务,必须勇于探索和创新,根据基层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出高效、实用、暖心的工作方法。

线上问诊、组队巡诊、快速接诊、有序转诊、专家会诊,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十条”具体举措,我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创新推出“五诊”工作机制。其中,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机构充分发挥网底作用,利用智医助理,通过电话、微信,对居家的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以及有高危因素的重点人群进行问诊,指导服药、健康监测等。

“黄医生,我吃了一片退烧药,但是效果不明显,还能不能再吃一片?”“刘医生,我母亲六十多岁,‘阳’了之后一直吃不下东西,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为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满足全市居民的健康咨询和健康服务需求,2022年12月21日,市卫健委公布了我市2690个家庭医生(团队)信息,自此,广大群众又多了一条快捷便利的问诊渠道。

两台自动煎药机全力开工,机器上的热气不断冒出,中药材的特殊味道正在散发……高峰期时,金寨县白塔畈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的煎药室内,每天天不亮就开始熬制中药,一直持续到深夜。在基层新冠感染防治工作中,中医药从未缺席。不少基层医疗机构熬制了新冠感染防治中药汤剂,为基层群众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从12月底一直在服用中药,后来感染了,感觉症状比较轻,现在已经完全好了。感谢政府和医院让我们健康平安。”家住金寨县白塔畈镇康养中心的叶乃文,今年已86岁高龄,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连续服用中药汤剂后,目前已经康复。

“医”线坚守 向“阳”而行

“我不烧了,让我来。”“我症状好多了,还能再坚持坚持。”“让我上吧,我年轻,能扛住!”对于绝大多数基层医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直面新冠病毒,但他们以实际行动坚守在前线,成为基层群众最坚实的“依靠”,筑牢了新冠救治的“第一道防线”。

随着感染患者逐日增加,医务人员也纷纷“阳”了,可是诊疗内容不能削减。“退烧药吃过了,应该能撑过今天吧!”“咳嗽好点了吗?”“喝了点梨汤。没关系,不影响干活!”……这段时间在各家医院、各科室,大家互相打气,共同坚守。

作为疫情最早波及的科室之一,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3个病区最多时在科重症病人160多人;东院区感染科平时的住院人数为80人,高峰时达到120人,随处都能听到监护设备滴滴答答响个不停,提示心率正常或异常状态。“每小时为患者吸痰两至三次”“上呼吸机患者每6小时要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密切监测氧分压”……在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尽管有着动态变化,但床位使用率几乎都保持在100%甚至是120%。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急诊科,日就诊量高峰期达500余人次,相比时钟的规律运转,“争分夺秒”更适合形容这里的诊疗节奏。

曾是安徽援沪医疗队一员的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医生周多辉,虽然感染发高烧,但是仍坚守科室。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神经外科,一只手打着点滴,丝毫不影响护士张倩全身心投入工作。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医生胡述浩在圆满完成支援新疆抗击新冠疫情的任务返回后,看到科室医生急缺,本要休假的他,又立即投入到患者救治工作中。

为了应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就诊需求,各级医疗机构还建立了院级层面的分层分级诊疗制度,集中精锐力量,开展疑难重症病例多学科会诊及救治工作。在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每位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医生都有5-6个“帮扶”病区,最多的时候,每天会诊量接近80个,全院奔波,日均行走三万多步。

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陪伴新冠病患一路前行。“没事,让我去”“没事,这个班我来顶上”“没事,我还能坚持”,没有豪言壮语,却句句打动人心。这些最朴实的言语,是白衣执甲勇冲锋、医者仁心护健康的最好见证。

微光成炬 爱涌皋城

“孩子发烧了,有退烧药可以匀一点给我吗?”“我有布洛芬20粒,家住分路口镇,附近有需要的可以来取,我的联系电话是×××。”“紫竹林小区东区4栋402室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都感染发烧了,没有药,向各位求助……”

感染的人越来越多,从一个人到一家人,从一家人到一群人,不少市民都成为“阳群”中的一员。布洛芬、连花清瘟、对乙酰氨基酚片、泰诺林等药品成了“抢手货”,可谓是一药难求。

紧急时刻,最能体现企业的社会担当。在市人民医院对面的六安百信大药房总店,市民们凭个人身份证免费领取布洛芬片,共7000多份,每份6粒。“成人发烧38.5度以上服用,一次2片,间隔6小时服用第二次。”面对一个个前来领药的市民,工作人员仔细叮嘱着用药注意事项。

“希望这批药物能够发挥作用,为我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些许贡献。”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上海振禹集团董事长戴国中密切关注家乡药品情况,2022年12月29日,该企业将多渠道筹集到的150万粒布洛芬片,捐赠给我市卫健部门。

爱心企业的赠药之举,温暖了六安整个冬天。

用药需求在短时间内激增,部分地区部分品种的退烧药、感冒药一度暂缺。在此情况之下,如何保证群众的用药需求?

据了解,自2022年12月19日起,省物资保障组向六安市调拨22批次药品,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积极采购投放。全市共有医疗机构172家,药店1445家,储备退热药物97995盒,储备治疗咽痛药物15449盒,储备治疗咳嗽咳痰药物58501盒,储备治疗干咳药物20702盒,储备治疗鼻塞药物70237盒,储备治疗恶心呕吐药物32350盒。医药市场抗原检测试剂和退烧药品短缺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各县区持续为65岁以上老年人伴有基础疾病者免费发放退烧药品18万人次。

“六安血库告急!急需‘热血’援助!请大家在身体条件允许和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踊跃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就近选择献血点献血,以实际行动拯救更多的生命……”一条无偿献血的倡议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

紧急关头,六安市爱心妈妈公益协会再次挺身而出,开展了“青春热血护生命 为爱逆行显担当”无偿献血活动。“无偿献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献出一份爱心,表达一份温暖,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该协会会员张勇已经献血15年、献血量近18000毫升。

市社会福利院通过组织“以爱之名·疫路同行”心理减压主题活动、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竞赛、“绘制新年习俗画、制作庆新春手工挂饰”等活动做好儿童心理关怀,缓解儿童心理压力。叶集区免费向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退烧药品,最大限度满足和保障辖区内有发热症状的老年人对退烧药品的用药需求,为老人们送去了温暖和安心;舒城县“三社联动”项目组开展“邻里互助 共享药箱”宣传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发放感冒、退烧、缓解咽喉肿痛类用药以及口罩和消毒用品,并向社区居民朋友发出“共享药箱”倡议,鼓励居民朋友们共享多余的防疫药品和物资,切实帮助邻里解决实际困难。

在六安,这样的暖心事还在不断上演……

农历小年,皋城迎来了一场瑞雪。

年近七旬的邵先生和老伴在医院住了近20天后,终于回到了久别的家里,全家人吃着团圆饭,此情此景,邵先生感慨万千。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那些熟悉的烟火气重新弥漫大街小巷,那些宽敞的马路又是车水马龙,那些“阳康”出院的老人又能在家乐享团圆……而这一切美好的背后,都源自全市上下齐心、携手并肩。感谢那些默默守护我们的人,正因为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来之不易的安宁;感谢每一个奋斗的身影,为我们注入前行的力量。

新的一年,开启新希望;瑞雪纷飞,把雾霾吹散;扬帆起航,迈向新征程。待凛冬散去,雪融草青;待和风送暖,繁花与共;期待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记者 谢彬 张瑞 李珊珊 黄雪彦 齐盈娣 汪娟 储著坤 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