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聚焦
【新春走基层】小田变大田 菜农笑得甜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9acb7c7e170b44b0af98be5eb01d8f0b.jpg

  新安镇鲍湾村蔬菜基地,村民正在将采收的一筐筐大白菜装上车。

  临近春节,很多乡村农民早已进入“农闲”状态。而这几天,裕安区新安镇鲍湾村的不少村民仍在蔬菜基地里务工忙增收。想到每天利用零碎时间可以挣上百十来元钱,田兴霞脸上便堆满了笑容。

  “这些白菜比我们自家种得大,口感也更好,价格高还不愁卖。”田兴霞和其他村民分组合作,摘白菜、去腐叶、装入筐,再抬到路旁的厢式货车里。很快,这里的大批量白菜将被运到山东菜市场。

  “基地一年四季都有产出,我们一直都有活干。”田兴霞感叹,种菜、收菜都是她能胜任的庄稼活,没想到60多岁还能在家门口“上班”。除了务工收入,她和一些村民每年还能从流转的土地里获得租金。

  新安镇地处沿淠湾区,沙土土壤非常适宜发展蔬菜产业,毛豆、青萝卜等蔬菜有着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不过,村民土地分散零碎,加之传统、单一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抵御市场经营风险和自然灾害等,成为制约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小户种蔬菜,从种到收、浇水施肥都要人工,费时费力不说,一年忙到头的效益还得看天气和市场。”鲍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郑士明说,如何打破发展瓶颈摆在了村“两委”面前。鲍湾村先从闲置撂荒地、低效林地入手,流转整合小田地,引进蔬菜种植企业,建成千亩蔬菜示范基地。基地采用联耕联种、统管统营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解决了种植耕地碎片化、生产经营分散化等问题,让土地资源整合、种植结构融合、销售渠道聚合,实现流转土地农户、蔬菜种植企业以及村集体三方共赢。

  春节是蔬菜销售的旺季。鲍湾村蔬菜基地已投入使用的43个三代温室大棚,即将有各种蔬菜接茬上市。“第三代温室大棚采光好、可温控、抗风雪性强,是集高效、智能的现代化蔬菜大棚,能更好保证反季节蔬菜生产的产量和品质。”郑士明介绍,蔬菜基地的良性发展也助力着当地小农户增收,日常可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高峰用工可达200人。

  把土地流转给村里不仅有固定租金,村民还能到蔬菜基地灵活务工。这样一来,一块地有两份收入,村民的积极性很高。流转小田块,“转来”大幸福。鲍湾村的生动实践,也让周边村看到了土地孕育着的无限生机。

  这几天,迎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可新忙着到村民家中走访,商讨发展萝卜产业对策。迎水萝卜产业一直以来都很有名气,村民也有着多年的种植经验。“近年来,因受市场多重因素影响,萝卜销路不畅、价格不高等问题凸显。”陈可新说,很多村民都希望通过规模化、品牌化推动萝卜产业提质增效。

  小田变大田,大户带小户,使乡土迸发新的力量,给田野带来新的希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近年来,新安镇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参与土地流转,已建成鲍湾村千亩蔬菜示范片、枫庙村农产品加工厂项目,迎水村新增流转土地近500亩发展萝卜产业。

  “新一年新征程,我们将继续推进沿淠湾区土地资源整治,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挖掘与培养,以新安毛豆、萝卜、雪里蕻等地方特色蔬菜为重点,积极构建沿淠河蔬菜产业带,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让更多的小农户从土地中增收,同时又能以产业振兴奋起推动乡村振兴。”新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伟说。(记者 张静/文 王丽/图)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