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踏歌沃土看春山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2dca7595ce5b4af58b4ac46e17c28e0a.jpg

3061dbd958754cbcae3fa4255e882f60.jpg

8df61887975f431f9dc990846f95706c.jpg

b98530235de5432195a6ae33e53264e4.jpg

c8a4f4643d33425bbbe7b820cc748bad.jpg

  阳春三月惠风畅,樱花菜花竞怒放。“走进春天看山川,踏歌沃土续新篇”。为推动文学深入生活、贴近群众、走进基层,讴歌乡村振兴新变化,3月23日,市文联、市作协、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开展“春游江淮 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主题采风活动,活动由金寨县文联、全军乡政府、金寨县作协承办,省市县30余名作家、媒体人,走进金寨县全军乡,共同探寻全军乡红绿融合发展的生动故事,挖掘乡村振兴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这方红色的沃土上奏响看春山、踏歌行的序曲。

  全军乡位于金寨县西北部,地处梅山水库上游,自然环境优越,红色历史深厚。这里曾是中共赤城县委、红二十八军指挥部等重要革命机构的驻扎地,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新四军输送了大量革命力量。如今,全军乡凭借国家AAAA级景区龙津溪地、全国茶叶标准示范园金龙玉珠茶叶基地、葛根等原生态土特产系列开发等绿色产业,以及高端大气、条件优渥新民宿兰花山庄,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大家首先步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心怀崇敬,拾阶218级,参观红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陈列馆,图文声光电雕塑等形象生动地立体再现烽火岁月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感念先辈们为了劳苦大众抛头颅洒热血,重温红28军立足金寨、坚持开展游击战争的光辉历程,震撼心灵,肃然起敬。

  步入静卧在熊家河村青山峻岭峡谷间的春山·大别山兰花山庄,但见粉墙黛瓦,团花锦绣,小桥流水,锦鲤游弋,曲径通幽,是一处皖风徽韵的园林式庄园,依山傍水,溪流潺潺,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处处流淌着诗情画意。

  作家文友,或游廊凭栏,或驻足桥阁,或赏嬉游鱼,或轻嗅繁花,或诧异古树,兴奋地将美好的瞬间收入相机,让春天满屏。窗含春山千重翠,溪唱山歌照影来,远离俗世喧嚣,忘却忧愁烦恼,恬静闲适,颇感治愈。

  “这葛根啊,全身都是宝哦!”金寨县山葛公司吴孔文老总很自豪地介绍,金寨县山葛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现有熊家河村、沙河店村、全军村、桃岭乡东冲村、双河镇皮坊村5处约450亩葛根种植基地,加工厂房1200平方米,主要以葛根种植、葛粉加工、开发葛粉皮、葛粉丝、葛根茶、葛根糕、葛根菜等10余种葛产品的销售为主,年产葛粉10万余斤,年产值550余万元。公司固定员工6人,带动贫困户40余户及季节性用工200余人就近就业,为他们带来1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除了现有葛根产品外,后期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葛根提取物(葛根素和葛根黄酮),追溯药食同源,更好发挥葛产品的食用、美容和养生的功效。近年来,中国重视葛根在医药和食品方面的研究,葛根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

  大家喝着葛根茶,颇感惊奇,道:山里好东西就是多,喝过葛根粉,这种茶还是新鲜“玩意儿”。

  走进“金龙玉珠”茶叶生产基地,更加切近红红火火的绿色发展前沿阵地,奏响春天激越的序曲。

  公司老总陈明松边给文友们沏茶,边娓娓道来:我们是“老企业”,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全军乡公社茶厂,1992年改制成立金寨县大团山茶厂,2006年增资扩股成立安徽省金寨县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2022年接受金寨县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入股1000万元,现实注册资本6000万元。公司下辖金寨县大团山茶厂、金寨县复古饼茶有限公司、金龙玉珠企业技术中心、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多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及遍布全国的数十家金龙玉珠连锁店,是一家集茶树良种研发、无性系茶树良种组培繁育、名优茶研发生产制作、茶叶品牌销售、连锁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茶业公司。

  步入1万多平方米现代化生产厂房,看到280余台套先进的茶叶生产机械设备,徜徉456.67公顷高山生态茶园,大家嗅着新春第一缕茶香,不禁心悦神逸。

  公司自2004年至今连续20年通过有机茶种植、加工认证,所有产品建有可追溯体系;自2008年开始连续16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因其独特内质和优秀品质还一直担负着为国务院办公厅提供领导会议用茶的政治任务延续至今。

  2017年公司在县委、县政府“3115”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指导下,将本地茶叶资源优势与精准脱贫相互融合,顺利实施“扶贫茶、爱心茶”扶贫创新举措,带动全军村106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季节临时务工人员超过500人/日。将生态高产茶叶示范基地建设与乡村振兴挂钩,最大限度地利用荒废茶园地,最终达到促进茶叶经济快速发展、品牌效应扩大、农业产业统筹利用、农户收益增加、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的目的。

  沏一杯“金龙玉珠”,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清高,滋味醇香鲜爽,痴迷茶道的文友连声啧啧称赞。

  “我们的创福豆制品,甄选肾形黄豆和大别山地下岩层水经石膏点浆后,经过多道精细手工工序而成的产品。”捻起千张,令人惊叹的是其柔韧轻盈,仿佛将传统技艺中的耐心和细腻融入每一层薄片中,成为传递古朴豆香的艺术佳品。

  创福白干、创福豆腐洁白如玉、质感韧实且富有层次,拥有细腻柔滑的质感和纯粹清新的豆香,凝聚了岁月沉淀与传统工艺的精华,让您在品味中体验一段独具魅力的文化传承。

  从精选大豆、浸泡、磨浆、煮浆、凝固,到成型、成品,大家一边聆听着师傅的介绍,一边现场参观制作豆腐的实操工序,不停地拍照留念。

  夕阳西下,大家意犹未尽,走进春山,踏歌沃土,揽阅发展,染一身春色,分享收获与感受,皆曰:金寨的山川有声有色,美得有底蕴;全军的春天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美得有内涵。同时感怀:红色金寨,在赓续自身固有的红色基因外,始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与执着,不自大、不裹足,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以文旅为轴心,辐射带动全域经济产业的不断改造升级。满胸家国情怀、勇立时代潮头的金寨人,正沐浴着乡村振兴的春风,一路高歌,一路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本土作家、媒体人,更是走基层、看变化、找灵感、出作品,让文字与镜头接地气,有情怀,有灵魂,有担当,赋能文旅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市作协在市文联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全国、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多次策划组织主题采风创作活动,深入基层挖掘本地域特色文化,以文学形式讲好六安故事,创作一批优秀文学作品,扩大影响力、知名度,让游客在欣赏皖西自然山水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为推动六安文化繁荣、农文旅融合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张静 徐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