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春走基层 > 【文字报道
“我把青春和夕阳都奉献给你” ——上海知青返回“故乡”创业记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当年十七八岁、正值青春,现在我已经快到70岁了,但是老当益壮,我愿意把这份对于‘第二故乡’的热爱化为实际行动。”今年67岁的李田强凝视着眼前的果园风光,展望着规划中的田园梦想,眼中跳跃着光芒。

  农历腊月二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舒城县张母桥镇西北方向的砂院村,见到了正在村里一处简易办公室里不停忙碌的李田强。“当年,砂院村的乡亲们教我生火做饭、干农活,印象中,我吃过村里很多人家的饭菜,大家都对我很好。”回忆知青岁月,李田强笑容满面。

  砂院村对于他而言,有着特殊的一份情结。1971年,积极响应“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18岁的中学生李田强从繁华的都市上海来到极为偏僻的砂院村,和其他十几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们在这里插队落户。当年下放时,他就住在大堰村民组刘行成家里。如今已是82岁的刘行成告诉记者,“当时小李来我们生产队的时候,还是个毛头小伙,什么都不会。那时候,条件太艰苦了,这些插队知青也吃了不少苦头。不过正是因为当时一起吃苦,后来他才和我们培育了很深的感情基础。”

  插队10年,从青葱少年到而立青年,李田强与老乡们一起生产生活,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份沉甸甸的情谊,像颗种子一种下就是近半个世纪。1981年,李田强返城回上海参加工作后,一直与砂院村的乡亲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帮助去上海治病、务工、求学、办事的乡亲,为他们求医拿药、买米打油、送粮票买车票、买书本找复习资料、牵线搭桥找活干等等,亲情、友情、乡情始终在沪皖之间温暖传递。

  “第二故乡”是李田强割舍不掉的一份牵挂,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也成为他心中愈发强烈的愿望。退休后,李田强开始把想法付诸行动,2013年,他从上海来到砂院村和当地几位合伙人共同出资成立“安徽金山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期盼着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青春理想。

  然而,追寻理想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由于专业农技知识的匮乏,李田强在砂院村实施发展农业项目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交了不菲的学费,为此,他还把上海仅有的一套住房卖了,卖房款全部用于公司的发展。通过不断摸索,如今公司逐渐走上了正轨。流转土地,修路挖塘,平整荒山,栽种果树……多年来,李田强不求分文回报,一有收益便反复投入,持续辛苦耕耘在砂院村的山山水水、田间地头。

  站在砂院村海拔最高的一处山坡上,顺着李田强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一片广阔的果园。据他介绍,这片果园面积大约六七百亩,栽种的有品种不同的桃树,可供四季采摘。2019年以来,李田强的公司经过重新整合之后,在砂院村再次投资修整了许多荒山废地,开挖了十几口当家塘。同时修建、打通了多条果林间小道和循环山路,漫山遍野地种上了各种果树和安吉白茶苗。从果树栽种,平时维护,到丰收时节采摘,都会召集不少村民来帮忙,这让村里不少富余劳动力、留守老人一年四季都有事可做,两户贫困户还养起小龙虾和皖西大白鹅。去年6月,果园产出的生态红桃上市后,通过网络销售,因为品质优良,备受好评。

  “我们砂院村地处偏僻丘岗地区,交通不方便,许多人不愿来这里投资,李田强老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发展,我们是非常感动的。”砂院村党支部书记周歧运告诉记者,这些年,李田强来了之后,干了很多实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青春岁月,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砂院村,如今,又把夕阳的余辉洒落在这魂牵梦绕的“故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下一步,李田强与他的合作伙伴打算,将林果基地纳入“江淮果岭”建设项目,与有关单位合作兴建一个果树苗木研发生产基地,精心构建一处青少年研学基地,续写青春理想的新篇章。

  “我就是想,趁着自己还能干事情,再努力几年,为村里的留守老人们建设个‘大家’,让他们在这个‘大家’里安享晚年,这些事情都做好了,也不枉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期待。”李田强动情地说。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彬 汪娟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