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飞在六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9月25日上午,备受全市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市行政中心大会堂隆重开幕,孙云飞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振兴,为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五部分:砥砺奋进的重要五年;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大力推进绿色振兴;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砥砺奋进的重要五年

  讲政治、强信念,

  理论武装不断深化

  涌现出何必山、陈贵春、王宜国等先进典型,展示了老区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时代风采。

  闯新路、增优势,

  绿色发展全面展开

  六安茶谷品牌价值达219亿元,初步测算去年全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20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4%,首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去年旅游业总收入超过20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推改革、促开放,

  市场活力竞相释放

  累计到位境内资金3268亿元、年均增长22.3%,实际利用外资15.6亿美元、年均增长22.7%,引进绿色产业项目比重达75%,较“十一五”提高20个百分点,在六安投资的国内500强企业35家、上市公司77家。

  打基础、补短板,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十二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5亿元,是“十一五”的2.7倍,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42.8%。

  抓扶贫、惠民生,

  群众生活日益改善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3.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降至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1.5%、14.1%,达22238元、9074元,累计民生支出1188亿元,民生工程工作连续多年全省领先。

  重民主、尚法治,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成功处置“3·11”持枪劫持人质等特大案件,先后荣获全省综治(平安建设)先进市和进步市,再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严责任、敢担当,

  管党治党扎实推进

  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5044件、党政纪处分4818人、移送司法机关159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主动力、以绿色发展为主取向、以脱贫攻坚为主任务,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提质提效、老区振兴共建共享、管党治党从严从实,确保脱贫攻坚如期完成、确保全面小康如期建成,奋力开创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

  全力打好“五大战役”

  努力构建“五大高地”

  全力打好老区精神接力战,努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高地

  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一批具有六安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一批体现老区精神的红色宣传活动,培育一批展现革命历史的红色旅游景区。

  全力打好全面振兴持久战,努力构建绿色发展崛起高地

  聚焦“一心一廊”“一谷一带”四大平台,使绿色发展的统领作用更加凸显,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

  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努力构建人民生活幸福高地

  使贫困县如期“摘帽”、贫困村如期“出列”、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生活环境需求、公平正义需求、民主政治需求不断满足,老区人民获得感切实增强。

  全力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努力构建美丽家园文明高地

  使优良生态优势进一步巩固,主要环境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天蓝山青水秀、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进一步彰显。

  全力打好反腐倡廉主动战,努力构建政治生态清新高地

  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用好反腐倡廉成果、党性教育成果、巡视巡察成果,着重加强对“一把手”党性锻炼和有效监管、强化对大多数党员干部的预防教育、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构建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大力推进绿色振兴

  绿色是六安优势所在、希望所在、出路所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加快调转促步伐,培育壮大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统一。

  提升产业发展优势

  紧扣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采矿冶金(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大力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打造六安工业“升级版”。

  加快四大平台建设

  “一心一廊”“一谷一带”建设,即中心城市建设、合六叶工业走廊建设、六安茶谷建设、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从群众最期盼最急迫的领域改起,让改革成效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扩大开放合作交流

  积极呼应合肥市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战略目标,全面融入合肥都市圈。

  统筹城乡全面发展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支持霍邱建设滨水之都、皖西钢城,支持金寨打造成全省脱贫攻坚的一面旗帜,支持霍山进入全省工业十强县,支持舒城服务合肥等位对接,支持金安、裕安、叶集形成实力增强、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释放科技金融活力

  强化六安大学科技园、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孵化器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合六叶高速扩容改建、德上高速(舒城段)和霍邱-合肥高速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合六高铁、合六城际铁路建设和六安站扩建,启动六安景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宁西高铁、沿淮快速铁路途经六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主体功能区定位,制定实施环境总体规划,加大森林、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培育、修复力度,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积极争创六安大别山国家公园、大别山国家湿地公园。

  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全面协调发展是幸福六安建设的应有之义,努力让改革发展更有温度、民主政治更有活力、群众幸福更有质感。

  全力脱贫攻坚

  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抓金寨带全市、抓精细保精准。

  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将民生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

  弘扬红色精神

  进一步激发老区人民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使命认同,继承发扬以永跟党走为主题、牺牲奉献为核心的红色精神,提炼宣传大别山精神和淠史杭精神,使之成为全国闻名的红色名片。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建设“诚信六安”,打造“好人六安”,建成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主题社区,持续打造中国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等公共文化活动品牌。

  扩大人民民主

  坚持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使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服务全市大局。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着眼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业中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加快依法治市进程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建立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维护社会稳定

  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关键在党。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着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加快建设幸福六安提供坚强保证。

  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全面肩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狠抓思想政治建设

  紧紧抓住思想建党这个根本,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经常性教育为抓手,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扎实推进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落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依规、集体决策、公开透明、终身负责,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领导班子。

  深化作风建设

  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和省30条要求、市20条意见贯彻落实,密切关注“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盯紧重要领域、重要问题、重要节点,确保作风建设长流水、不断线。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始终保持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的战略定力,坚持无禁区、零容忍,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加大对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多感受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摘要内容由记者 崔世进 整理 来源大别山晨刊)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