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清明期间,人们都要祭祖、扫墓,寄托对故人的哀思。近几年,随着文明祭奠理念不断发展和六安城区“限放令”的落实,绿色环保的祭奠方式渐成新风尚。不少家庭传统的烧纸祭祀逐渐被献花、网络祭奠等绿色低碳方式所代替。而传统祭祀方式带来的火灾、污染、浪费等一系列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明祭祀的呼声渐高。今年清明节将至,又到大家对逝去先人哀悼的时节。连日来,记者围绕如何做好文明祭扫、低碳清明、平安清明、绿色清明等相关工作,进行了一番调查。
祭品市场开始火热,花样品种有所减少
又到一年清明时节。连日来,记者走访六安城区多个祭祀用品商店,从传统的金银元宝、纸钱到时髦的纸扎手机、电器……花样繁多的祭祀开始热销。但记者发现塑料制作而成的衣服、豪华汽车、别墅、手机、电脑、空调、洗衣机等高档祭品有所减少。
一位正在买祭品的30多岁胡女士对记者说:“我经常从新闻中看到的一些花里胡哨的清明祭品,今天本打算买一些表达对先人的一点孝心,但到店里来买时,大部分祭品都是一些冥币之类的冥品。”在记者走访的市民中,不少人认为清明时节祭扫表达的是对先人的缅怀、思念,过去祭祀用品花样繁多,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社会风气影响,从而造成盲目攀比的思想在作祟。
“现在都在搞家风建设,祭祀回归自然、保持原本也是推进家风建设的一项内容。”在裕安区直机关工作刘先生正准备利用清明节假日期间回乡下老家完墓。在他看来,清明时节祭奠先人的心意到了,让自己心安即可,没必要过度消费,“在我老家,大部分人还是比较传统,我打算买一些传统的金银元宝、纸钱,祭品不必搞一些花里胡哨。”
一位经营祭品生意的何先生说,今年他销售的“土豪”类祭品很冷清,相比传统的而且代价格便宜的祭品,生意却格外的好。从记者调查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升,选择时尚健康环保祭扫方式,创造平安祭扫环境,必将是文明祭扫的一种主流。
一束鲜花寄哀思,文明祭祀悄兴起
近几年,随着文明祭奠理念不断发展,绿色环保的祭奠方式渐成新风尚。不少家庭传统的烧纸祭祀逐渐被献花、网络祭奠等绿色低碳方式所代替。而传统祭祀方式带来的火灾、污染、浪费等一系列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明祭祀的呼声渐高。
那么,今年的清明节,我们应该怎样过才文明呢?连日来,很多市民纷纷给出建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清明祭祀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要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贤、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进一步营造出文明、平安、和谐的节日氛围。
家住六安开发区的程国明建议,清明节时尽量多买些鲜花,和家人一起到坟前祭拜,或者象征性地买点纸钱烧烧就行,尽量减少烧纸、放鞭的数量,能少则少,能免则免,慢慢形成以敬鲜花、除杂草之类的祭祀。还有人建议,清明节应该扫墓与踏青春游相结合,如果上坟烧纸放鞭引发火灾,到处一片狼藉,春游就没有了好景致,也就没有了好兴致。
送上一束鲜花,寄托一份哀思。“在祭祀活动中,只献花不烧纸、不燃放鞭炮这种形式,其实也代表了生者对祭祀对象的怀念,现在很多人大都喜欢献花的祭祀方式。我觉得不管是哪种祭祀方式,只要敬了自己心意,代表的意义都是一样。”市殡仪馆馆长陈久胜说,这几年有不少市民改变了传统的祭祀方式,他们纷纷在清明节期间选择文明的方式祭拜先人。比如,一些人送上一束束菊花、百合等素色花组成的花束,在墓前摆上新鲜水灵的水果,然后静静地默哀、祝福,以此表达深深的缅怀之情,显得庄严肃穆。这些都是践行“绿色清明 文明清明 平安清明”的具体行动。
“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记者认为,文明祭扫,需要每个人的身体力行。让文明祭扫成为清明节的主流,不但能减轻城市的污染,还能延续文明传统。祭祀先人应该是神圣而庄严的,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倡导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革除鄙俗陋习,倡导移风易俗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为加强今年的清明节文明祭扫工作,市民政部门早已安排部署,继续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两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民政部等9部门《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精神,大力推行文明祭扫,生态安葬,切实保障祭扫安全,全面推进殡葬改革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加强宣传引导,市民政局专门印发了《六安市清明节工作应急处置方(预)案》,要求全市各地以深入宣传贯彻《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大力推行文明祭扫,切实保障祭扫安全有序,全面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市民政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清明祭扫高峰即将到来,希望广大市民合理安排祭扫时间,尽量避免在高峰时段集中祭扫,并自觉抵制在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等陈规陋习,过一个文明绿色的清明节。
为了给故人一份安宁、和谐、文明、安全的清明,扎实开展好“文明祭扫、生态殡葬、平安清明”主题服务月活动,弘扬祭扫新风尚。日前,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发出了《关于文明安全祭扫的倡议书》。倡议书指出,一是倡导文明祭扫。自觉树立文明低碳意识、遵守社会公德,用低碳的方式表达传统的祭奠习俗,提倡用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的现代祭扫方式。二是倡导安全祭扫。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做到不在城区、街道、主墓园、山场、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燃放烟花炮竹。严防野外拥堵踩踏事故,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三是倡导节俭祭扫。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风尚,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丧事简办,祭扫简约,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四是倡导科学祭扫。根据清明放假时间,广大市民应科学合理安排节日祭扫时间,避开高峰日,错开时段,改变陈规陋习,保证祭扫活动顺畅、有序进行。五是倡导服务祭扫。各殡葬服务单位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公开服务承诺,严格执行价格标准,推广丧事简办理念,真诚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市政府继续实施《六安市困难群众殡葬救助暂行办法》。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市“三无”人员、重点优抚对象、艾滋病患者等人员提供基本殡葬项目减免费用,为助推全市殡葬改革,创造文明清明再添力量。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又是一年清明时,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华美德的践行者,争做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带头人,过一个文明、绿色、平安、开明的清明节。(谷良成 记者 程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