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我准备继续扩大鸭场规模,在清明节前投放2000只鸭苗,还准备养20多头水牛,争取脱贫后早日走上致富道路。”金安区东桥镇莲花村贫困户程德中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1月20日,正值农历小年,记者驱车来到程德中家里,刚到门口,这位忠厚老实的庄稼汉就远远地从家中迎了出来。在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刘春的介绍下,记者得知,程德中是金安区财政局包保帮扶的贫困户,在帮扶之前,家中四口人的经济来源全部依靠12亩农田,种地的劳动强度大不说,受益也小,不仅难以负担家中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就连家庭日常开支也是捉襟见肘。
只有另谋出路,未来才有希望。穷则思变的程德中夫妇看中了麻鸭养殖,说干就干,夫妻俩搭起了鸭棚,并购买了900只鸭苗,经过小半年的悉心喂养和帮扶单位提供的技术指导,麻鸭长势喜人。然而眼看着到了能够售卖的日子,程德中夫妻却又犯起了愁:鸭子谁来买呢?在得知程德中的烦恼后,扶贫帮扶单位金安区财政局迅速行动,积极联系了一家餐饮企业一次性收购了500只麻鸭,附近乡镇和村子的百姓得知后,也纷纷上门购买,不到一个月的光景,程德中的900只麻鸭被抢购一空。“没想到穷了那么久,半年的时间就脱贫了!”数着手上的厚厚一沓钞票,程德中喜笑颜开。
“莲花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差,全村共有耕地4800亩,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养殖业和外出打工。由于人多地少,缺粮缺钱现象非常严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虽说是村里的经济支柱产业,但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农业生产易涝易旱,增产增收难保障,更不能将原材料深加工来增加农民收入。”刘春告诉记者,为尽快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村两委和扶贫帮扶单位想了不少办法,后来发现发展特色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业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他们就积极引导贫困户开展了莲藕种植、鸭鹅养殖等产业,一批农民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走上了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道路。
“我们最近帮程德中算了一笔账,他家去年通过种植水稻受益13000元,养鸭子受益52000元,种莲藕受益6000元,再加上光伏电站补贴和农业补贴等,他家去年总收入达到73700元。”刘春告诉记者这笔脱贫账不仅程德中家有,今年陆续脱贫的其他村民家家户户都有。
“眼看着春节就要到了,我们一家人准备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团聚过个年,年后养鸭和养牛的事就要张罗起来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做一个真正的养鸭大户,能够帮助周边的贫困百姓一起摆脱贫困,早日致富。”说到新春愿望,略显腼腆的程德中满怀信心。(记者 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