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字报道
讲重作:访金寨花石乡大湾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余静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7月3日,记者来到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在村口,大湾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余静正在劝说村民们发展民宿。几个月来,她每周都到村里给村民做动员。

  “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大家各有各的顾虑,对发展民宿搞旅游有不同意见,只能耐心做思想工作。 ”余静告诉记者。和村民们围坐在新建好的凉亭中,余静详细分析发展旅游业的好处:“只要拿出一间房改造成民宿,一个周末就能有300元到400元的收入,如果会烧些农家土菜,顺带搞餐饮,收入还能更高。 ”见村民们半信半疑,余静招呼大伙前往10分钟车程外的周丹云家。周丹云今年建起了农家乐,余静请她现身说法,又有两户村民动了心。

  从2015年7月第一次来到大湾村,余静在这里已经整整两年了。她无数次行走在大湾村37个村民组的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交谈。 “山里人善良淳朴。我经常琢磨如何融入村民中,如何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替他们解决困难。 ”余静说。两年来,她走访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真正吃透了村情民意,针对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工作。

  “余书记每个礼拜都来和我谈心,她性子好,和我这个老头子聊天也不着急。”说起余静,大湾村大湾组贫困户陈泽申满口赞许。陈泽申是余静的包保对象,也是余静走访帮助最多的群众之一。如今,陈泽申住进了大湾组易地搬迁安置房,在余静的联络帮助下,将自己的一间房改造成民宿,还养了16只山羊。

  “16只羊能卖万把块,下半年民宿能赚几千元,我还享受光伏扶贫,今年脱贫肯定是没问题了。”陈泽申高兴地算着收入账。大湾村150户贫困户只要有能力有意愿,余静都想方设法为其制定详尽的产业、就业扶贫计划。

  “从大湾村到金寨县县城要一个多小时,每周五晚上到家,第二天早上8点钟之前就要回村,我每周陪两个孩子的时间就这一晚上。 ”余静感觉对不起孩子。去年一年,余静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吃饭的次数,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余静说:“总书记去年来大湾村走访群众的时候,我保证‘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这是对党、对群众不变的承诺。只要能帮助大湾村群众过上好日子,我自己再苦也值得。 ”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