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网讯 一条条标准化通村入户的水泥路,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叶集区三元镇,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的变化处处可见。“如今,我们住在农村比城里舒服多了,跳舞健身有文化广场,村里干净又整洁,垃圾投放点随处可见。”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三元镇很多群众感慨万千。
三元镇总面积89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84个村民组,人口3.16万人,可耕地面积3.7万亩。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该镇坚持产业扶贫,以生态特色产业为主,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经过近年来的精心培育,该镇各村现已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目前,该镇有正常运营的农村专业合作社31家,家庭农场35家。其中,具有带动性的特色产业有龙元稻田养虾、新塘罗氏沼虾、祖师庙瓜蒌等,为全镇产业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16年底,全镇在册贫困户872户2223人,其中18至65周岁的604户1273人,有劳动能力的442户723人,分别占在册贫困人口的57.26%和32.52%。因此,产业扶贫是该镇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将带动一半以上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据该镇主要负责人介绍,三元镇产业扶贫工作主要是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以特色农业为主的产业脱贫项目,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工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投资入股、土地入股、经营权流转、代耕代种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努力打造产业扶贫“多元化模式”。目前,全镇已初步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的良好局面,产业发展生机勃勃,贫困群众造血能力不断增强。
实施“生产+旅游+农户”模式。2017年拟出列的贫困村沣桥村,位于该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8000亩,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1300万元,集中在沣桥村吴老庄和长岗两个村民组,占地800亩,主要是新建260亩经济大棚、40亩观光大棚和产业园相关基础设施;二期工程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到2018年对全村80%以上可流转农用地进行流转,最终实现万亩产业园的规模。据了解,沣桥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将把全村90户269位贫困对象全部纳入项目带动脱贫中来,通过“新三金”(土地流转金、固定分红股金、劳动就业薪金)的方式,解决贫困户稳定增收问题,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确保沣桥村如期出列。
实施“村集体+大户+贫困户”模式。三元镇双塘和祖师庙两村的“吊瓜——瓜蒌”种植基地占地440亩,2016年,双塘村种植吊瓜340亩,贫困户直接参与种植2户,在基地常年务工9户,实现户均增收7000元。2017年,祖师庙村计划以村集体注册专业合作社建设瓜蒌种植基地100亩,带动5户贫困户参与种植。
实施“政策+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模式。光伏发电照亮“脱贫路”,主要实施光伏扶贫,对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采取光伏扶贫。2017年,该镇计划新建户用光伏电站均通过分村社集中建设方式,确定了施工选址地点,正在平整场地、准备建设施工。与此同时,大力实施扶贫信贷。今年该镇计划发放小额信贷投资入股1000万元,直接带动2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元,确保年度脱贫有政策、能增收、真脱贫。(记者 程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