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裕安区固镇镇河沿村,一位面部带伤的90后年轻人骑着电动车一会到村头防控卡点值班,一会到贫困户家联系帮助外出务工或是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活……这个年轻人就是固镇镇河沿村扶贫专干、入党积极分子唐爱福。
2020年2月21日下午,像往常一样,唐爱福忙完手头工作,从村部骑上电动车去村口接替防控卡点值班,行至河沿大桥时,由于地面湿滑,不慎连车带人一起摔倒。剧烈的疼痛,让他瞬时失去了知觉,等缓过劲才发现自己的脸上到处都是血,一颗门牙脱落、两颗牙齿损伤一半、嘴唇开裂、脸部皮肤擦伤……
“唐爱福1999年出生,十分年轻,已经在村里工作3年,当时我们看到他的伤情,心疼不已,都劝他在家好好休息。”镇组织委员程海燕对记者说。但唐爱福考虑到当前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等各项任务繁忙,处理好伤情后立即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唐爱福第一时间赶赴工作岗位,参与返乡人员摸排、疫情数据上报、入户宣传、卡点执勤、劝返人员车辆等工作。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复工复产与扶贫工作被提上重要日程,作为村扶贫专干的唐爱福一手抓防控工作不放松,一手抓本职工作脱贫攻坚。
“小唐,听说你摔伤了,咋不在家好好休息,还跑到我这来了。”“我这点小伤不碍事的,现在受疫情影响,我们得抓紧统计贫困户到户项目调整意愿。丁大爷您今年准备养鱼10亩,确定了哈,这样今年脱贫就更有底气。”与贫困户丁瑞乐核对之后,唐爱福便匆匆赶往下一户。近来,经过唐爱福和同事们走访摸排,全村像丁瑞乐这样受疫情影响需要调整到户项目的共有13户。
除了调整到户项目以外,唐爱福还积极帮助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务工,通过在微信群以及上门宣传等方式发布务工信息,引导贫困户积极就业。“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别看唐爱福年龄小,经过三年田间地头的锻炼,作为扶贫干部,说起农耕来也是一套一套的,他走村串户,指导群众防疫春耕两不误、两手抓,帮助扶贫户选种子、购买肥料,及时备种春耕。
说起唐爱福成为村干部,源于他对家乡的热爱与坚守。2017年,刚刚走出校园的唐爱福,立志回乡创业,可一次不经意的机会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听说“村里扶贫工作任务重,正在招录会电脑、愿意留在村里工作的有志青年。”唐爱福觉得参与扶贫工作,既可以为国家脱贫事业和家乡发展献计出力,也可以让自己在各方面得到磨练,父母听了他的想法后也积极支持。
经过考核选拔,唐爱福成为了扶贫大军里的一名基层业务骨干——扶贫专干。在唐爱福刚到村里担任扶贫专干一职时,对很多扶贫政策不了解,而且基层工作又十分繁杂,但是他没有打退堂鼓。为了尽快熟悉业务知识和相关政策,他总是虚心向同事请教,并主动到镇扶贫工作站借阅相关资料,利用工作之余时间抓紧学习,经过半年的“恶补”,他不仅熟练掌握业务知识,而且能够将很多扶贫政策以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给同事们和贫困户。
三年下来,作为扶贫专干的唐爱福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帮助村里贫困户申报产业奖补约300万元、光伏扶贫补助约30万元、小额信贷约400万元,帮助在校学生申请雨露计划30人,推荐务农群众居家就业65人,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家禽5000多只。作为一名“90后”, 唐爱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衷,用特殊的职责和担当展现着别样的青春风采。(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丁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