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字报道
小康之路 别样幸福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综述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初秋时节,金风送爽,瓜果飘香。

  8月25日至26日,由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六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杂志、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组成采访团,围绕主题,兵分三路,分别走进我市舒城、金安、霍山、金寨等地,实地了解产业扶贫、民生工程、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鲜活案例与生动实践。

  在为期两天的采访里,采访团一行深入社区、乡村、企业,与当地干群深入交流,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实惠,记录小康生活背后的拼搏和奋斗,感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用精彩纷呈的新闻报道打开了一幅皖西人民同心奔小康的动人画卷。

  镜头定格大美六安

  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色、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每到一处,采访团一行纷纷将镜头对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六安美景,定格目光所及之处的美好瞬间。

  8月25日,采访团一行来到舒城县,万佛湖、九一六茶园等颇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让人目不暇接。《航拍“中国最美茶园”——舒城九一六茶园》《百里画廊山水图 人间仙境万佛湖》等航拍作品相继推出,用唯美的镜头记录下了大美六安的“高颜值”时刻。

  同样,在霍山县采访时,古老的手工制茶、险峻刺激的漂流、充满浪漫感的星空旅馆——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上的一路风景也让记者们纷纷拿起相机。新华视点以“一条生态扶贫路 大美深山人皆识”为题,用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式记录下了这条被誉为“大别山区最美盘山公路”上的动人美景。

  同样,在霍山县采访时,古老的手工制茶、险峻刺激的漂流、充满浪漫感的星空旅馆——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上的一路风景也让记者们纷纷拿起相机。新华视点以“一条生态扶贫路 大美深山人皆识”为题,用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式记录下了这条被誉为“大别山区最美盘山公路”上的动人美景。

  穿过大别山腹地的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对沿线地区打造生态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带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仅仅万佛湖旅游产业体系,就已间接带动10万群众受益。”采访团记者们纷纷感慨,六安各地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盯地方自然生态优势和特色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旅游+特色产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动力,强力推进老区人民在走向小康生活的道路上跨步前行。

  温情记录脱贫成果

  革命老区六安,作为新时期大别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安徽省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连日来,中央媒体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用真实细腻的笔触记录下新时代皖西人民脱贫攻坚的重大成果。

  8月25日,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金安区的六安乐天养老护理院,开启主题采访活动。农村失能半失能等特殊困难人员照料难养护难一直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块“硬骨头”。从2018年开始,金安区开始探索建立针对特殊困难人员进行集中供养的模式。当天,在采访过程中,养老院里温馨的环境、周到的服务,都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老有所养 让失能失智者不失乐》等新闻报道陆续刊出,引发许多读者的关注。

  采访中,产业脱贫成果作为“重头戏”被一再提及。在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刚刚建成的十里漂流旅游项目不仅丰富了当地旅游业态,也成为大湾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网安徽频道以大湾村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写就了《大湾漂流 激起脱贫致富浪花》的新闻报道。

  在采访过程中,老区人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增收的成果振奋人心,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走来,让我们感到欣慰的就是,在扶贫的道路上,产业扶贫是根本,也是最大的亮点。有产业脱贫的支撑,我们才能在小康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光明日报记者常河十分感慨地说。

  脚步丈量幸福温度

  短短两天的采访时间里,采访组的记者们始终奔波在一线,将视角聚焦在“人民眼中的小康”上,通过采写一个个鲜活的“小康故事”,用脚步丈量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路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8月26日,采访团一行来到了舒城县。这一次,是为了采访靠双手奋斗换来幸福生活的脱贫典型纪道明和90后姑娘张志菊。

  自立自强撸袖实干、带动乡亲致富增收,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纪道明的故事,是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个生动缩影,经各媒体报道后,让更多人看到老区群众奋斗劲十足,生活蒸蒸日上。面对命运坎坷的不屈不挠,对待生活永远保持热情……意志坚强、性格爽朗的张志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深入的采访拍摄,《舒城“李子柒”的幸福密码》、《舒城李子柒——山乡直播创业助脱贫》、《90后“网红农民”的小康路》等稿件相继刊出,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通过不懈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姑娘。

  一路行走,一路倾听。

  “我希望以后农家乐生意能越来越好,孩子能考上好的学校。”

  “我现在觉得生活挺好的,一边在家门口务工,一边还能照顾孩子。”

  “自从我有了固定工作和收入,我感觉底气更足了,日子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

  每个人心目中的小康生活都各有不同,却都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对安定、幸福的美好向往。

  “在采访中,我们可以从许多人发自内心的笑容里,感受到真实的幸福感。”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谢宛菲说。

  据统计,此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集中采访活动,共刊发稿件200余篇,并通过全市新媒体矩阵扩散传播转发上万次,综合运用了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让读者通过众多轻量化、易传播、鲜活闪亮的新闻精品,了解到了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汪娟 张静)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