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聚焦
大湾村村民的心里话:“期盼总书记再来看看村里的变化”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陈泽申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期盼总书记再来看看村里的变化”,这是大湾村村民的共同心声。

  几年来,大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大湾村村民搬进了新家,很多村民在新家办起农家乐,村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陈泽申:我和孙子已经搬进了新房,我在村里茶厂上了班,孙子考上了大学,还在省城找到了工作。

  今年71岁的陈泽申,精瘦干练,说起话来条理清晰。记者见到他时,老陈正在剥板栗。大别山很多野生板栗,是金寨吊锅的主要原材料。“现在旅游的人多,板栗烧鸡是我们这里的主打菜。”

  村里一些贫困户致贫原因是因为家里遭到了重大变故,比如陈泽申,老伴、儿子先后去世后,家里只有自己和孙子相依为命。

汪能保和老伴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大湾村走访,跟村民促膝谈心的农家小院,正是陈泽申的家门口。从那以后,陈泽申的生活一年一个样——爷孙俩住上了新房子,陈泽申在大湾村茶厂上了班,一个月稳定收入2000多,孙子考上了大学,如今已经在省城合肥一家软件公司工作,一个月能挣7000多。

  2018年8月30日,对于这个日子,陈泽申总是脱口而出,因为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他不再是贫困户。老陈告诉记者,自己特别想有一天,能跟总书记唠一唠,这几年发生在自己家的新变化。

  勤劳的老陈还种植了茶叶、天麻、茯苓,加在一起,一年收入3万多。“现在就想趁着能干的时候,给孙子多攒点钱,让他早点娶上媳妇。”陈泽申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在笑容中舒展开来。

  汪能保:现在我和老伴吃药看病都不用愁了。

  久病缠身、突染大病是很多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记者走进汪能保家时,老汪和老伴正在看电视,老两口的气色看起来都很不错。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拿起桌上的扶贫手册,一边看一边询问老汪家的情况。得知老汪爱人有高血压,一年药费要花两三千块钱,他要求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现在我们省有了‘351’‘180’政策,我和老伴吃药看病都不用愁了。”老汪口里说的“351”“180”是安徽的健康扶贫政策。

  贫困人口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两免两降四提高”等综合补偿后,在县域内、市级医疗机构和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0.3万元、0.5万元和1万元,剩余合规医药费用实行政府兜底保障。贫困慢性病患者1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三保障一兜底”补偿后,剩余合规医药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这一“硬核”措施,让很多像汪能保一样的贫困户,不再为生病发愁。

  2017年,汪能保胃癌开刀,报销了95%,省下将近9万元,如今汪能保的身体恢复得很好。“以前辛辛苦苦挣点钱都送去医院了,每年至少要五六千,要不是现在政策好,我和老伴也不能像今天这样安享晚年。”搬到新家后,汪能保常常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将自家菜地里种的南瓜、山上采收的山货卖给游客。新房楼上的房间还由村里统一装修,布置出了一间民宿。“多亏了总书记的关心,我们这里才有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汪能保说。

  汪於常:快来尝尝我们的农家菜。

  在大湾村旅游的游客,很多都会到老村长农家乐打卡,作为大湾村最早的农家乐,这里的土菜很出名。

  “自从村里进行旅游开发,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不用出去打工就能赚到钱。”汪於常说,每到双休日,自己和爱人就要从早上忙到下午两三点,“流水席,一天能有十几二十桌,很多都是老客,还有从网上预订的新客。”

  汪於常家做的是金寨最地道的农家土菜,食材新鲜,蔬菜、土鸡、羊肉吃起来自然清甜。游客往往是吃着还要带着,农村里再寻常不过的南瓜、板栗、酱菜,游客也当宝贝。因为生意好,一到双休日、节假日,汪於常就要请人帮忙,目前有两位村里的贫困户长期在老汪的农家乐里上班。在老村长农家乐的带动下,如今的大湾已经有了30多户农家乐。

  汪於常两个原本在外打工的弟弟也回乡经营起民宿,住在弟弟家的客人就到农家乐吃饭。有的农家乐还接起了旅行社的团餐,一天要负责百十来人的伙食。

  “如果不是总书记来过,我们这儿的旅游不会这么火,乡亲们也不会吃上旅游饭。特别希望总书记来看看今天的大湾村,尝尝我们大湾农家乐的美食!”汪於常说。

  陈泽平: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总书记讲的话我现在都记得住,当时他问得特别细,看一项问一项。”记者见到陈泽平时,他刚做工回来,如今的陈泽平干劲十足,不仅是村里的森林防火员、光伏发电管理员,还自己种植天麻、茯苓,养殖黑猪。

  “村里对贫困户开展特色养殖的有奖补,收益达到7000元以上,就奖励3000元,大家都很有干劲。”2017年,陈泽平就脱了贫。

  2016年,总书记到访的还是陈泽平的老房子,床边就堆着几包稻谷,又住人又是仓库,屋顶拉的电线十分杂乱。如今陈泽平的新房,干净整洁,明亮通透。

  “我那老房子墙已经歪了,被定为危房,由于符合危房改造的标准,通过老房置换和危房改造补贴,没有花什么钱,就搬到了整洁的新房子。”陈泽平说,虽然搬了新家,村里把旧房子保留了下来,作为景点,开放给游客,有时候自己还会回去看看,感慨生活变化太大了,“最希望总书记来看看我们的变化,请总书记放心,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记者 黄娜娜 彭旖旎 郑强强 张旭)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