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即过年的习俗,通常是指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人们在拜神祈福、饮食举止、行为语言、庆祝活动等方面,以各种方式除旧迎新、期盼来年好运的各种习俗。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各种年俗名目繁多,全国各地的过年习俗也不尽相同,东西南北各具特色,各项内容丰富多彩、竞相增辉,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年俗也在不断地增加或消失,如大年三十看春晚、电话短信拜年等,已经成了现代社会的新年俗,而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影响社会进步的旧年俗,也在逐渐消失,不知不觉中淡出人们的生活,今天就来说说,那些已经消失的旧年俗。
正月里不剃头
“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那么,“正月里不剃头”这个旧年俗,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年俗呢?这得从古老的汉族传统习俗说起。
汉族人自古以来是没有剃发习惯的,童年时覆颈披发,男孩到了15岁时束发为髻,女子则以盘发为主,而且,头发是万万不能剃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就是这个意思。
那时候,剃发不仅是“不孝”,而且是作为一种刑罚存在,当时有一种“髡刑”,就是剪去头发,三国时期曹操”割发代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到了清朝,满族人开始入主中原,为了加强统治,彻底征服汉民族,于是大力推行满族文化,提出了“剃发易服”的政策,也就是让所有人,一律改剃满族发型,改著满族服饰。当时有个“剃发令”,其执行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个剃发令,引起了汉族人强烈的反抗情绪,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化习俗,进行了此起彼伏的英勇斗争,“宁做束发鬼,不做剃头人”就是当时很流行的一句话,为此很多人也失去了生命,其中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就与“剃发易服”有关,清朝统治者后来也多次对不愿意剃发的汉族人进行过暴力镇压。
但毕竟“脖子硬不过刀”,最终还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活着的人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剃发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
虽然反抗失败了,但心里一直不服,为了继续反抗满清的统治,汉人就编造出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这里其实是暗含“思旧”的意思,也就是“思念旧朝”,这个“旧朝”是指当时的明朝,说着说着就成了“死舅”了。
正月一个月不剃头,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人们以此来缅怀祖宗,缅怀传统。那为什么非得“死舅舅”,而不是死“爷爷”或是其他呢?
因为舅舅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是公正威严的象征,家庭分家一般都是由舅舅来主持公道,在过去的家庭里,舅舅的地位很高,因而“死舅舅”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这个习俗,今天已经不存在了,自民国以后,大家都有了剃发的习惯,人们留短发,一年四季都需要剃头,这个年俗自然也就消失了。
今天之所以还有一些人,偶尔会说“正月不剃头”,其实是正月里不需要剃头,因为一般人在过年前,都会理发迎接新年,如果不讲究的话,一个月不理发也过得去,到了“二月二龙抬头”,去剪发正好还图个“彩头”。
“正月不剃头”,现在大多是作玩笑话来说了,那些讲究的女孩男孩们,也不会为了这句话而不理发,“正月不剃头”,既失去了历史意义,也不符合现实需求,失去这个旧年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白色、绿色、黄色的春联
过年的时候,我们偶尔会看到有的人家,会贴其他颜色的春联,有白色的、绿色的,也有黄色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说这个之前,先得说说“春联”是怎么回事,春联是从哪来的。
春联又叫春贴、对联等,我们六安人习惯称之为“门对子”,它通常是一副两联,分别写上工整、对偶的文字,再加上“横批”,贴在门的两边和门头上,有些大门的门框,还会贴上“副联”,用以抒发主人美好的愿望。
春联,最早是由“桃符”发展来的。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木板,一般长六寸,宽三寸左右,木板上画上两个门神“神荼”和“郁垒”。
那么什么是门神呢?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护卫家宅、保佑平安。
看过《白毛女》的人都知道,喜儿有一段唱词,“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说明过年的时候贴门神,是过去一种很常见的习俗。
那为什么非要用桃木呢?可不可以用其他树木?
在古代的时候,中国人相信桃木具有神奇的力量,具有辟邪作用,因而桃木又叫“降龙木”、“鬼怖木”,用桃木驱鬼降魔的传说,民间有很多流传,所以,做桃符的话,一定是要用桃木的。
当家家户户把桃符挂上了以后,有一些识文断字的人,觉得这个桃符仅有画像还不够,应该有一些文字来烘托,以此更好地抒发情感以及寄托美好愿望。
后来慢慢地,桃符上就有了写字的习惯,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在桃木的两边,分别写上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句子,对仗工整、寓意丰富,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
一直到了宋代,春联依然还是叫“桃符”,王安石就曾写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不过那时候,很多人家已经开始用纸代替桃木做桃符了,所以在宋代的时候,春联又叫“春纸”。
到了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明朝定都在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有一年过年的时候,朱皇帝准备“微服私访”,于是下旨让金陵城里的百姓人家,年三十的晚上,必须家家户户贴上红色的春联,营造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以便观赏玩乐。
从那以后,春联开始正式进入百姓生活,每到大年三十,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这个习俗自此一直流传到今天。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家会贴其他颜色的春联呢?
红色,在中国一直代表着喜庆、欢乐,但是这一年里,有的人家“老人”了怎么办呢?这个“老人”,在我们六安地区,家里如果有老人去世,一般习惯称之为“老了人”,简称“老人”,这里的“老”,是代表“去世”的意思。
家里“老了人”,属于丧事,就不能再去贴红色春联了,古时候有“服孝三年”的习俗,于是,这家人第一年会贴白色春联,第二年贴绿色春联,第三年贴黄色春联,或者干脆就不贴春联,直到第四年服丧期满后,才恢复用红色春联。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在我们六安,当年有“老了人”的人家,大年初一有“拜新位”的习俗,这就是大年初一不出门,在家等着亲戚朋友“拜新位”,为了防止走错门引起别人家忌讳,于是就在自家门上,贴上不同颜色的春联以便客人好认,渐渐地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风俗习惯。
当然,新社会新风尚,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讲究这些了,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旧习俗,其实,家里“老人”了,贴上红色春联也挺好,过年贴春联,本身就是图个吉祥喜庆,相信即便是九泉之下的老人,也是希望家人在春节这个重要节日里,都能有欢乐幸福的心情。
贴春联“宜迟不宜早”
前面说了春联的来历,那么传统习惯上,贴春联有哪些讲究?为什么贴春联“宜迟不宜早”呢?
过去由于经济不发达,社会上有很多穷人,他们常年靠借债过日子,到了年底,讨债人就会上门要债,但是,穷人家一年到头入不敷出,大多数到了年底,依然还是没钱还账,电影《白毛女》,就很生动地反映了这样的场景。
杨白劳为了躲债,到了年底也不敢回家,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偷偷地跑回来,给喜儿扯上二尺红头绳,但即便这样,黄世仁还是不依不饶,硬逼着杨白劳卖女抵债,最后杨白劳被逼自杀。
当然,这是一件比较恶劣的案例,因为它违反了民间的规矩,引起公愤是必然的。
其实过去,民间有个规矩,讨债人到了欠债人家门口的时候,如果看到门上已经贴上门对子,就不能再进欠债人家里要债了,所谓“门对子一贴,讨债人歇脚(jue)”,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这个原因,过去那些欠债还不起的穷人家,到了年三十,早早地就把门对子贴上,防止讨债人来要债,而那些不欠债的、相对富裕的人家,就没有这种顾虑,他们会有意识地把门对子贴晚一些,以示与穷人家的区别,渐渐就形成了,贴春联“宜迟不宜早”的习俗。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民间有“早过十五晚过年”的说法,这种说法的本意,是提醒和告诫人们,应该少玩乐、少享受;多勤奋、多劳动,因为习惯上从吃年夜饭开始,就算正式过年了,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这期间,人们不需要劳动和辛苦,只是吃喝玩乐,迟一点开始,早一点结束,本身就有要求勤劳、自律自省的意思。
年夜饭吃得晚,门对子就贴得晚,因为一般贴门对子的时间,是在吃年夜饭之前,贴好门对子,放一挂鞭炮,就正式开饭了。
如今这个年俗,很多人已经不在意了,毕竟现在家家户户都“不差钱”,靠借债过日子的家庭基本没有了,就是有一些欠债的人,大多也是生意往来造成的,这种事情一般只能找法院才能解决,跟贴门对子的早迟,基本没有关系了。
另外现在很多年轻人,跟父母是分开居住的,过年的时候,会早早离开小家回到父母那里,小家不可能很晚贴春联,既不方便也不现实,所以说,年俗一定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那些不符合现实状况,或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旧年俗,消失是必然的结果,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