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林下种药材 药草变“黄金”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仲夏时节,在叶集区姚李镇漫山红中药材种植基地里,金丝黄菊、连翘、芍药等中药材或含苞待放,或争奇斗艳,一幅乡村生态美景呈现在眼前。近年来,漫山红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推动农旅融合,出一条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金丝黄菊与连翘,有美容养颜、护肝解酒、降血压等功效,其中金丝菊生长周期短当年见效益,而连翘生长周期长见效慢。我们实行金丝黄菊与连翘‘长+短’套种模式,让种植资金得到良性周转。”漫山红中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王立堂告诉记者,发展中药材种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还可以辐射带动周边乡邻一起创业致富,这让他对下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充满了信心。

  几年前,王立堂还是上海一家建筑公司的“小老板”,有着浓郁乡土情怀的他总想着有朝一日能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一起致富。当看到家乡1000余亩山地被闲置,觉得很可惜。再留心一看,脚下这片土地都是沙土地,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2020年春天,在与村组干部交流中,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那一年,他放弃大城市“老板”身份,回到久别的家乡。先后辗转亳州等地与种植收购中药材的药商取得联系。经药商介绍,购进了金丝皇菊、连翘、急性子等中药材优质品种。药商承诺义务为种植基地提供种植技术、收购信息等服务,并对药材进行不限量回收,药商的承诺让王立堂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为他种植药材、发展产业注入了内生动力。当年,他承包了600亩山岭种植金丝黄菊、急性子、芍药、连翘等。去年秋季,金丝皇菊亩产达2500公斤,盛产期每亩收入约6000多元。

  “下一步,我们村准备充分利用山地资源,采取林下套种药草的模式,有效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力争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以上。”漫山红村党支部书记刘益林告诉记者,这两年,王立堂的以身示范提高了周边群众发展药材种植的积极性,对当地农户来说,不仅林地流转有租金、入股经营有股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出售药材还有现金,一举多得。

  “平日里咱在家里也是闲着,现在每天到中药材种植基地拔草、施药,一天也能挣个百八十块,当给孙子存点零食钱了。”艾冲村年逾七旬的老人沈然友乐滋滋地说,以前这里方圆百里都是荒山坡,没想到现在遍地种上了中药材,给村民带来了财富和充实的生活。

  “依托中药材产业发展,我们将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一批像漫山红、山河、关山等村这样的优质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实现粮农变药农、药草变‘黄金’,通过林地流转、资源入股、劳务收入、效益分红等渠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姚李镇党委副书记罗保成表示。(程度厚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菊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