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民生之变折射改革之兴——六安市全面深化改革凸显高质量发展态势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在六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市主管单位的指导帮助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协作下,项目迎来了建楼塆2号隧道双幅贯通。我们将持续加压加码加力,向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冲刺,为合六交通一体化建设和六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7月5日,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的金寨县汤家汇镇建楼塆2号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全线首座隧道实现双幅贯通。贯通现场,和襄高速项目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苟永平激动地说。

  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是国家组合立体交通网和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通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横贯安徽省中部地区的又一重要通道。开工建设以来,沿线4个县区、17个乡镇、各参建单位齐心协力,全面擂响建设“奋进鼓”。全线170公里稳扎稳打,主体工程开工500余处,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进合六同城化,成为六安市“链上大合肥、融入长三角、牵手大上海”的骨干通道,对构建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进一步提升长三角与中西部的快速通达水平、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日新月异、沧海桑田。一个个凝聚着民生期盼的美好愿景化作一幕幕正在发生的幸福实景,一张张汇聚着为民情怀的“责任清单”变成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满意答卷”。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力量和温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六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发展大局,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出有序推进、重点突破、效果凸显的良好态势。

  近日,叶集区看病群众切身体验基层医疗服务新模式——村医手持医保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上门医疗、医保结算等服务,打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对于老年人及慢性病特殊病人群,可以享受村医送药上门,在家即可完成医保结算,无需再到村卫生室拿药,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民服务目标,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原来,这是我市通过改革“焕新”推出的“医保IOT综合服务”,它是以智能终端为载体,医保码为媒介,创新性打造医保服务监管模式,目前全市共配备1406台智能终端,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健康生活服务新模式。2024年以来,共有137万人次通过医保智能终端结算医药费用,用“码上办”便利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这一片过去都是山林和抛荒地,现在完全变了模样。”在霍山县落儿岭镇太子庙村,只见一座依山而建的徽派建筑后面,正是霍山石斛综合种植基地,穿过林间一条古道,便可以看见漫山的仿野生石斛,绿叶葱茏,坚挺地攀爬于山石之上。林下,一丛丛郁郁葱葱的石斛还有黄精、天麻等中药材长势良好。

  太子庙村是霍山县“全域旅游、全景霍山”以及“最美环线”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和西山药库核心区之一。村内有穿村而过的鄂皖古驿道,重点保护的百年古桥永安桥,有革命先烈严宏章创办的蔚起小学,中共霍山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遗址,还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红”“古”“绿”三色资源丰厚一直是太子庙村潜在的发展动力。近年来,该村深度挖掘“三色”资源,重点扶持发展“茶叶+中药+旅游”三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红古绿”融合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这两年该村流转山林40亩,打造石斛育苗基地,建成初加工工厂800平方米,提供就业岗位达200个,每年村集体可增加收入26万元。

  编织改革发展网,托起百姓幸福梦。近年来,红色老区面貌焕然一新,打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梗阻,形成了乡村振兴的“双向通道”,各地呈现出“山水林田河、城镇乡村景”,革命老区蹚出一条“有颜值又有产值”的共同富裕路。

  今年二季度,六安再度被国家“点名”——全国普法办以《六安市构建立体式普法工作新格局》为题,以专报的形式,利用《“八五”普法简报》第7期宣传平台,向全国宣传推广我市普法工作经验。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通过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着力构建“点线面”立体式普法工作新格局,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明显增强。先后打造普法直播间、平安电影院等,将抖音账号“六安警方”打造成为全省领先的抖音直播普法平台,精心推出“百名所队长直播普法”“探访独山苏维埃革命法庭”系列直播,制作《交通事故警示录》《假如》等系列普法短视频,在城市电影院、室内外电子屏等常态循环播放。截至目前,已开展系列直播68场,解答网友提问2300余条,点赞评论数786万余条,各类短视频播放总量超过500万次。我市还重点强化基层法治建设,出台《六安市法治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计划》,建立11个市、县两级为企服务中心和分中心,在202家规上企业、规上项目以及企业园区设立为企服务警务站或警企联系点,实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2000余次,企业满意率100%。

  记者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六安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确保正确前进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全市上下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

  据市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3.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农业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全市产粮72.45亿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2.3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第1位。

  成绩单背后,是一系列有力的改革举措。回望来时路,改革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展望新征程,我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充分发挥六安区位优越、资源丰富、腹地广阔、产业具备良好基础的比较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与上海对口合作、合六同城化、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树牢大抓制造业、大抓开发区鲜明导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培育具有六安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坚定高质量发展的意志和决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走出新时代六安高质量发展新路。(记者 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