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委员之声
文化建设提“内力” 文明素质节节升
[2022-02-10 09:06:24]  浏览次数:715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城市是各类资源要素和经济社会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城市的发展、管理、规范是一个动态的进步的过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前提,也正是我们需要让城市更美好。

  文化建设助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市政协委员王瑞说,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市容市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老旧小区的楼道灯亮了,背街小巷的基础设施多了,交通环境规范有序了,斑马线前文明礼让的人多了。市民们不仅仅关注家中小事,更愿意走进社区、走近城市,穿上“红马甲”成为创城志愿者中的一员,为创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市民素质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攀升。但提高文明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更文明,没有最文明”市民文明素质建设一直在路上。为此,王瑞委员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为落脚点,提出以“精细、全面、深入”为建设目标,持续加强我市文化建设,内外兼修助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首先,物质文化建设要更加精细。下一步要在“细、小”上下功夫。王瑞委员表示,要关注平时容易忽视的区域,优化交通信号灯,提高通行效率,在科学发展、统筹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城区停车位建设,完善道路表现……“比如应用大数据技术,科学设置交通信号灯尤其是市中心综合体路口及桥头等地时长。”其次,制度文化建设要更加全面。建议结合实际加快地方立法,做到违法必究,探索文明体系建设,尝试在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校学生、公共服务领域从业人员中以点带面,深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主体,让市民的文明素质相互“传染”。最后,精神文化建设要更加深入。加强宣传教育,筑牢向美向善的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和道德休养。同时,希望加大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比如有些市民饱受高空抛物的困扰,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对人身安全威胁极大,严格执法的同时要进行更广泛地宣传,大力地宣传。

  “礼让行人”应完善配套措施

  “近年来我市开展斑马线礼让行人整治行动,目的是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同时也间接考验着市民的整体素质。但这两年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的现象屡见不鲜,无序通过斑马线导致通行率严重下降,也给城市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市政协委员高峰近年来十分关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就相关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高峰认为,市民文明素质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灵魂,决定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公共道德水准。当前我市正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应着力提升市民文明水平,补齐素质短板。礼让行人显素质,文明出行也是城市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不是驾驶员单方面的行为,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健全配套管理措施形成整体效应。他建议,要加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员以及行人本身对于道路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的教育与引导,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可以在主城区车流、人流量大以及视野不够开阔的斑马线处安装警示灯以提醒来往车辆。在上学放学、上班下班等高峰期增加分时段控制车流的红绿灯,控制人流车流提高通行效率;充分挖掘城市道路立体空间,对人流、车流量较大的医院、学校等场所可以通过架设人行天桥等方式实现人车分流;加强监管,加大行人闯红灯、电动车横穿马路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起到震慑教育的作用,在全市范围形成“车让人,人守规”的良好社会氛围。

  精细化规范城市管理

  市人大代表红鸣告诉记者,近年来,六安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我们感受到公园多了、绿地多了、市民们休闲娱乐场所也多了。比如中央公园,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比如河西景观带,淠河水碧波荡漾,两岸景色一步一景;背街小巷的集中整治,老旧小区的旧貌换新颜的改造,这些都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了幸福感、获得感。红鸣说,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外观,更多的是体现在市民的文明素养。近年来,我市也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比如电动车拆棚子、骑乘人员带头盔、机动车礼让行人、不乱扔垃圾等等,点点滴滴都体现了我们市民文明程度的变化。同时,文明创建的过程,其实也是为了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老百姓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文明创建不是一阵风,而是常态化的、踏踏实实的。当然,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提高和细化的地方。比如说道路的命名,在皋城小学附近有一条道路命名为金桥小学北侧支路,这些都是需要今后进一步规范的地方。

  “软硬兼施”助力文明提速

  “当前,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断开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如何推动广大市民素质进一步提升,是一个值得所有六安人思考的问题。”在此次的“两会”上,市政协委员皮正莉尤为关注市民素质提升的问题。她表示,市民的素质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和长效的机制引领作为支撑。她建议,加强遵纪守法教育,深入开展各类专题法治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以案说法,引导群众自觉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和农村文化站等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让广大市民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受到熏陶,实现市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显著提升。

  “市民文明素质的养成既要靠教育和自律,更要靠制度的约束和惩戒。”皮正莉建议,进一步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大曝光力度,鼓励市民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谴责、制止和举报,使市民形成自律意识。加强社会监督,为市民参与社会监督提供更多方便参与的机会,加大惩处力度,交警、城管等职能部门要提高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以“硬约束”促进文明“软实力”提升,引导全体市民真正行动起来,齐心创建文明城市,共同享受美好生活。(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菊莲 张世巧 邱杨 齐盈娣)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新闻热线:0564-3936627 3284422 纠错热线电话:0564-3936625 3284022
广告服务热线:0564-3936626 3936627 QQ:414971765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3936626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1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皖B1.B2-2006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