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委员之声
打造常驻“生力军” 河清水美在乡村
[2022-02-10 09:07:14]  浏览次数:766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乡村要振兴,得靠“生力军”。乡村发展中的新生力量,是乡村振兴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成长于乡村的历史,有发展农业的情怀,有利用新技术的能力,是乡村振兴的人脉传承。

  为乡村振兴打造常驻“生力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了要有好政策和扶持资金,更重要的是靠人,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市政协委员罗来发认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需要以“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为标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破解乡土人才瓶颈制约,为乡村振兴打造常驻的“生力军”。罗来发说,虽然我市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已有些年头,在政府主导、相关企业及培训机构共同参与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培训与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及广大农民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农民参与培训意愿也不强,“培训过程中,没有做到差异化培训,也没有形成规模,培训的渠道偏窄,课程没有一贯性,并且迭代更新也不够及时。”

  “从传统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罗来发建议,首先要立足农业发展实际,给新型职业农民做好定位,做到精准培育,确保他们能迅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其次,应尊重农民的学习规律,结合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日常话语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培训时不仅要讲授专业技术知识,还要进行政策解读与前景需求分析,以此解决长期困扰农民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罗来发认为,在培训方式方面,除了采用传统的办班集中授课外,还可尝试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训、强服务的方式,积极采用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等培训方法,提升培训实效。

  “网络+”为乡村振兴注智赋能

  市人大代表荣勇表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在农村区域加快5G网络覆盖和千兆宽带普及,打通信息通信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同时,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实现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多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荣勇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强通信网络建设,努力实现县级以下5G网络全覆盖。二要扎实提高5G、物联网、大数据融合,推动乡村建设数智化赋能。三要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做法新模式,重点围绕“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惠农服务”三大领域,在智慧乡村、美丽乡村、智慧农业等领域打出一套服务乡村振兴的组合拳。为农民群众、农村家庭、农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将数字化带进每一个村庄。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市政协委员罗来发也认为,基于5G在乡村的普及推广,城乡“数字鸿沟”逐步缩小,他建议,鼓励并支持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利用5G技术推动物联网与传统农业的结合,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推动农业转型发展搭建完善的网络平台。

  打造河畅水清的生态乡村

  加强河道综合治理,是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有效环节。此次市“两会”,部分市人大代表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西汲河是我镇境内的一条河,整个河道非常狭窄,生态环境整体状况不佳,防洪能力不足。不仅如此,西汲河流域土地肥沃平整,是我区主要产粮区,所以我认为,开展西汲河综合治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自裕安区的市人大代表刘晓芬在采访中说出了自己此次准备议案的初衷。如何开展西汲河综合治理,刘晓芬建议,首先要着眼于西汲河源头治理,其次是要开展河道清於,在上游开展沿河环境整治,在下游修筑堤坝。“通过河道综合整治,一方面能大大提升防洪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极大地改善沿河环境,达到河岸绿化美化的目标,从而努力打造河畅水清的生态乡村。”刘晓芬说道。(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储勇 张世巧 汪娟)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新闻热线:0564-3936627 3284422 纠错热线电话:0564-3936625 3284022
广告服务热线:0564-3936626 3936627 QQ:414971765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3936626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1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皖B1.B2-2006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