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产业选对头 日子有奔头——霍山县黑石渡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见闻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又是一年丰收时,走进霍山县黑石渡镇戴家河村果蔬大棚基地,只见30余位村民分工有序,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瓜蒌的去皮、清洗、运输、晾晒等工作。远远望去,黄澄澄的瓜蒌堆了一地,满眼都是沉甸甸的收获。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近几年来,霍山县黑石渡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在巩固石斛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立足镇情实际,扬长避短,另辟蹊径,把“菜篮子”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积极打造“仙蔬小镇”,以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种植,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戴家河村应势而动、顺势而为。2020年前后,村“两委”以村集体名义通过流转农户手上闲置土地,建设成总占地面积140亩的果蔬大棚基地,共有各类大棚99个,常年种植草莓、圣女果、美都西瓜、小糖丸西瓜等,年销售额达175万元左右。

  “我们采用的是生态绿色种植方法,基地都是人工除草,病虫害防治也是采用生物防治手段。你们来得真不巧,最近我们的草莓刚刚成熟,第一批已经被游客采摘完了。”戴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厚云告诉记者,再过一段时间,大约元旦前后,圣女果也会上市,从这几年销售情况来看,全部供不应求。

  产业找对头,日子有奔头。2022年,戴家河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170万元,带动农民就业300余人。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干群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

  “我从6月份到现在一直在基地干活,每天100元左右。松土、除草、采摘什么都干,活不重,在家门口还能挣到钱,多好啊!”村民陈月红告诉记者,因为一年四季都有瓜果蔬菜,平均能干200多天,一年能挣2万多元,大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甜了。

  戴家河村只是黑石渡镇发展特色产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在黑石渡镇清潭沟村,石斛产业众多,有大别山石斛原种保育基地、大林公社药植园、醉山石斛、九草霍魁等,其中大别山石斛原种保育基地是霍山石斛产业化综合提升项目重点工程和县政府重点项目。

  “我们这个基地总面积约465亩,种植面积约140亩,平均海拔达450米,最高峰六万寨海拔644米,这里群山环绕,溪流蜿蜒,常年气候温凉,云雾缭绕,非常适合石斛野外生存。”大别山石斛原种保育基地负责人王军介绍说,基地自2022年5月开始投入建设,总投资约1300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霍山石斛种质资源圃、“拟境抚育”种植基地以及栈道、喷淋系统等配套设施。

  “石斛长成需要3年以上,成熟后我们会将其制作成枫斗、冻干粉、口服液饮品、石斛酒等农产品进行售卖,预计年收入达2000余万元。”谈及石斛产业发展,王军如数家珍。

  “家乡发展石斛产业,我的收入也增加了,之前在外地做些力气活,现在干不动了,石斛基地向我敞开了大门,平日给石斛施施肥、除除草,月收入能有4000块钱!”问到收入,石斛基地工人余永海喜笑颜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清潭沟村从2009年开始发展石斛产业。十几年来,该村致力打造石斛龙头企业,一体推进品种选育、种植、加工、流通、品牌建设,聚焦规模化种植、市场化开发、产业化发展,不断壮大霍山石斛企业队伍,从1家企业发展到如今的8家,石斛产业年产值从20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4000万元。

  “我们围绕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为抓手,立足‘仙蔬小镇’定位,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致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目前万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千亩石斛产业示范基地和万亩‘一竹三笋’产业示范基地已经初见成效。”黑石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园忠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进一步完善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掘农业特色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打造一个“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化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真正让特色产业带富一方群众,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黄雪彦 通讯员 张 影)


主办单位:裕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六安市裕安区平桥路裕安卫生大楼
邮编:237000 联系电话:0564-326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