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奋力打造皖豫边界特色城区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坚持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紧紧围绕“百年家居、千亿化工”两大主导产业,深入推进工业“积树造林”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到“十四五”末,力争形成绿色板材、智能家居和化工新材料3个百亿产业集群。

  一是做强特色产业。围绕建设皖豫边界商贸中心,出台支持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政策,加快建设蔚车汽车城、亿联五金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打造南部5平方公里商贸物流区。围绕建设中部新型家居制造中心,聚焦多层板、欧松板,板式家具、定制家具等领域,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完善家居产业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打响“叶集家居,百年产业”品牌。围绕建设皖西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科学编制化工园区规划,重点引进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高标准建设2.14平方公里化工园区起步区。

  二是提升平台层级。把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和主引擎,开展开发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修编,构建以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为引领,高质板材示范园和小微创业园为补充的“一区多园”格局。把开发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加快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进向开发区赋权工作,形成举区而为办好开发区的氛围。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道路、管网、供热、供气等配套水平。实施“标准地”改革,完成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任务。积极推进开发区扩区工作,力争“十四五”末进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培育期。

  三是狠抓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健全区领导领衔、重大项目研判、资源信息共享、督查考核通报等机制,形成“一盘棋”招商格局。开展“链式招商”,聚焦主导产业上下游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延强补”招商工程,进一步铸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注重招大引强,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辐射效应和拉动作用。强化要素保障,积极破解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狠抓项目推进,开展重点项目投资“精重促”行动,健全线索项目、在谈项目、签约项目、落地项目“四库联动”监测调度机制,推动项目向落地开工转化。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树立产业是振兴之本、创新是振兴之魂的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创新立区、人才强区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

  一是做强创新主体。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首位产业和重点行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强化质量、品牌、专利、标准建设。支持中至信、科凡智造、管仲木业等骨干企业建设和完善高水平研发平台,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通过创新拓展新空间、培植新动能、厚植新优势。加大对企业技改和转型升级奖扶力度,梯次推进传统模板企业转型升级。围绕重点发展产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力争到2025年,新型板材产值占比达80%以上。

  二是优化创新平台。强化产业配套服务,引进咨询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推进家居研发设计中心、人造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喷涂中心等建设,加快家居博览中心、邻里中心、高质板材园、双创大厦、人才公寓等项目建设。探索校(院)企共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实验室,推动与化工研究院所共建叶集化工新材料研发中心,联合相关院校成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携手相关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家居产业智能链接,力争引进一批研发机构和产业研究院。开展“质量强区”建设,积极创建家居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示范区。

  三是培育创新生态。实施“人才新政”,通过编制周转池、专家库、财政补助、贷款支持等政策,拓宽人才引育渠道,最大限度吸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高校毕业生。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和创新成果、创业项目展示推介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积极对接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扶持政策,建立引导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制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加快发展天使投资,大力发展信用担保基金,支持企业直接融资,打造政府、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协同配合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坚持宜居宜业,打造皖豫边界新城

  坚持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城市更新上塑造特色、集聚人口,全面建设工业金、商贸蓝、文教青、生态绿、生活红的“五色叶集”。

  一是完善城市规划。抢抓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修编机遇,科学编制全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高起点构建“一轴一带一中心”的总体空间布局。深度参与合六经济走廊建设,积极推进金叶一体化。按照“一河两岸一座城”思路,与河南固始共同编制史河两岸空间发展规划,共同制定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推进两岸协同联动、拥河发展。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东进西融南联北扩中优”的发展思路,做优做强中部生活休闲区、东部文教新城区、南部商贸物流区、西部滨河生态区、北部产城融合区五大功能板块,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二是提升城市能级。以宽广的视野、开放的格局、精准的定位推进城市建设,重构城市、人口、产业布局。完善区外和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扶持政策,加快周边人口向主城区集聚,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强力推进旧城改造,2025年前完成1万户老旧城区改造任务。实施路网畅通工程,加快实施G529(莲花大道)、S325(香樟大道)东延、X308(兴洪大道)等一批重点道路工程,推进县区间公交“无缝换乘”,提高对外联络便利度、内部路网通达度和公共交通便捷度。推进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完善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公安等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城市。

  三是彰显城市特色。把特色作为城市的灵魂,立足自身优势塑形铸魂。建设“水美叶集”,以大别山革命老区史河省界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为抓手,实施蓄水近城、引水入城、排涝出城工程,打造史河“水文化”公园,建设滨河生态休闲区,筑牢城市生态本底。塑造“文化叶集”,将红色文化、未名文化、商贸文化、改革文化融入城市设计,建设鄂豫皖特色文化街区,重建六省商务会馆。打造“美食叶集”,改造提升叶集美食街,举办形式多样的美食大赛,以丰富的美食元素、独特的美食风味,打造“玩在六安、吃在叶集”的旅游名片。

  坚持试点带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乡村振兴的“叶集样板”。

  一是落细衔接任务举措。坚持思想不松懈、责任不缺位、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断档,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和困难程度,实施专项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持续强化出列村后续帮扶,加强扶贫项目、资金和资产监管,精准选派驻村帮扶干部。用足用活5年过渡期政策,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促进“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基础提升”向“生态宜居”、“激发内力”向“乡风文明”、“打牢基础”向“治理有效”、“稳定脱贫”向“生活富裕”转变。

  二是夯实产业基础支撑。围绕建设史河干渠绿色振兴经济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按照“一带、两线、三区”空间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和田园综合体。深入实施“138+N”工程,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大力发展林果、稻虾等特色产业,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推进华东农批大市场等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耕地数量和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

  三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规划编制好,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力争3年内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民新建住房审批管理,引导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把服务提供好,进一步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物流等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把环境整治好,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动”,广泛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打造美丽乡村3.0版。

  四是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推动公共财政优先保障“三农”发展。落实提高土地出让金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政策,积极争取乡村振兴基金和新增政府债券重点支持乡村振兴,引导金融资本支持乡村产业发展。落实乡村发展用地政策,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需要。强化人才支撑,建立乡土人才引育机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培育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强化“三农”干部培训,促进作风转变、本领提升,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坚持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始终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发展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狠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改革与开放互动并进、同向发力。

  一是更深层次推进重点改革。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构建财政、银行、保险、担保、小贷“五位一体”的财政金融协同服务机制。做大做强地方国企平台,发挥皖西国投集团经营城市资源、融通社会资金、投资各项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性金融、信托资金等社会资本支持叶集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是更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长三角,加快接轨沪苏浙,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契机,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成功率。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找寻发展机遇,打造皖西地区面向中原的开放窗口,争当长三角向西发展金色西大门和中部地区向东跨越桥头堡。深度对接合肥都市圈建设,争取在科创、产业、经贸等领域“链上合肥”。推进与长三角地区等高对接、友好结对、共建园区,积极对接霍邱(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联动发展新材料产业园。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定期举办中国(叶集)智能家居及供应链展览会,积极申办国家及省、市级展会。

  三是更高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放管服”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力度,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进“不见面”办事,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全网通办。继续推行全程代办、“绿色通道”等服务模式和“妈妈式”服务机制,推进行政审批“容缺办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干预。深入推进“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完善“一库四单”机制。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始终与企业同舟共济、为企业减负松绑、让企业轻装上阵。

  坚持共建共享,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聚焦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围绕富民惠民安民,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做优民生事业,努力让城市更有温度、文明更有高度、幸福更有质感。

  一是完善服务支撑体系。实施名师、名校培育工程,大力培育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出台区外学生在区内就读资助政策,推进与名校合作办学,寻求与高校在区内设立校区或分校,打造省际毗邻地区教育高地。实施名医、名院培育工程,加快市第六人民医院(二期)、宏济医院等公共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建立跨区域医联体,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推动皖豫毗邻地区居民医疗待遇同城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积极创建“中国文学之乡”,让“千年古邑·文化叶集”形象深入人心。坚持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推进区体育中心、史河干渠生态旅游廊道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继续推动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化医保体制改革,加快医保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强化医保基金监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实施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努力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落实特困群体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保障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培育壮大慈善事业,发挥志愿者服务作用。做好拥军褒扬工作,推进优抚政策落实落地。着力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提高居民满意度。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实现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

  三是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13”方案,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叶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施好“八五”普法规划,加快法治叶集建设。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机制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毫不松懈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以“四个最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扎实开展“铸安”行动,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四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三条边界”。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强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努力建设河清、岸绿、生态美的幸福河湖。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强化制度保障,完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机制,让人民群众常享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