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风雨六十载影像淠史杭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淠史杭灌区以宏伟的灌排体系著称于世,灌区以佛子岭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龙河口水库和梅山水库五大水库、三大渠首、2.5万公里七级固定渠道、6万多座各类渠系建筑物,以及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21多万座塘堰组成的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纵横交错在岗峦起伏的江淮大地上,沟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横跨江淮两大流域,实现了雨洪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昔日赤地千里的贫脊之地变成了今天的鱼米之乡。

  如歌如泣的岁月

  1958年,在中央“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指引下,灌区工程总指挥赵子厚在淠河灌区渠首横排头开挖第一锹土,拉开了淠史杭工程的建设序幕,百万安徽人民开始了建设淠史杭工程的伟大征程。

  在1958年至1972年14年间,他们胼手胝足,肩挑手抬,以铁锹、十字镐、独轮车等原始工具,千万“愚公”经过14年的艰苦奋战,硬凿开横亘的山岭,填筑高深的峡谷,开挖了2.5万公里渠道,搬走了6亿多方的土方,终于建成了横跨江淮、沟通三河、造福皖豫的特大型灌区,创造了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

  生命之水“天”上来

  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最大灌区之一。这一庞大工程构架在岗峦起伏的皖豫丘陵大地上,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由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组成,覆盖面积为14107平方公里,担负着皖豫两省14个县(区)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供水的重任。淠史杭灌区优质的水源是1233万人的生命之源,是安徽省1/3国民经济发展的用水保障,是维持灌区良好生态的源头活水,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水到渠成兴百业

  淠史杭灌区以占全省14.8%的水资源承载了我省22%的GDP发展用水。淠史杭工程以强大的服务功能支持安徽奋力崛起,开发利用丰富的水土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淠史杭灌区五大水库及其沿渠水电站是皖西的主要电源,水电量占安徽省1/2,为皖西快速发展提供了电力能源支撑。据测算,利用渠道水位落差可以兴建装机总量2万多千瓦的小型水电站。

  淠史杭灌区发展了多种经营,种植业、养殖业、建筑业、小型工业和服务行业等的发展都蒸蒸日上。 2000年以后,灌区多种经营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接轨,形成了施工、设计监理、水力发电、房地产开发等支柱产业。灌区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面达100多万亩,是全国闻名的白鹅、席草生产基地。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