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牢记嘱托 崭新答卷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精准扶贫进基层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六安新闻网讯 “真是太感谢市二院的专家们,是您给了我们全家希望与未来。”高某激动地说。嘴里说着感激的话,泪却溢出了眼眶。

  站在高某身旁的就是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的童庆好院长及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的二位专家。高某是金安区淠东乡一位淳朴的农民,40岁的他面容苍老,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与他的年纪极不相称。是什么原因让高某对童院长一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呢?这还得从2016年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开展的“精准扶贫活动+重性精神病诊断筛查”说起。

  高某及其妻子章某既往育有一子一女,大儿子阳光帅气,小女儿漂亮可爱。10年前,高某与章某相亲相爱,男的勤劳,女的贤惠,家里收入虽不高,却能应付日常开支,年底甚至还有结余,在别人眼中已然是幸福美满的家庭。

  然而,小女儿的一次意外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本平静的生活。2007年小女儿不慎溺水身亡,章某深受打击,为此长期以泪洗面,渐渐的出现精神问题。高某花光积蓄,辗转各个医院求医却没能治好妻子的病,章某成了一名精神病人及一名精神残疾人,个人生活需要丈夫协助料理。因为需要治疗妻子的病,家庭里也常常入不敷出,年复一年,已是债台高筑。

  高某家庭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因病致残,妻子章某在2016年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的“精准扶贫活动+重性精神病诊断筛查”摸底中确诊为重性精神病患者。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通过精神卫生三级服务网络,为患者免费提供全病程精神卫生服务,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免费服药、精神卫生随访指导及居家精神康复。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及社会功能的恢复。经过近一年的康复治疗,患者病情逐步稳定,现基本能够自行料理家务及个人卫生。

  一周前童庆好院长了解到高某曾多次想为妻子申请低保却因为章某没有残疾证达不到相关政策标准未能申请成功。在为患者准备好相关手续后,特地带领二名精神病专家上门为章某进行精神残疾鉴定。并带来了米及慰问金。经过鉴定章某被鉴定为二级残疾。在离开高某家的时候有了上述的一幕。

  本次健康扶贫共计为三位精神障碍患者办理了精神残疾鉴定,为他们带来了医保相关政策宣传及生活必需品、米及慰问金等。期间为多名闻讯而来的患者诊查了病情,指导患者如何预防春季精神病的反复,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

  傍晚时分在回程路上,童庆好院长聊起来六安市当前的精神卫生状况。他说:

  六安市二院精神卫生中心作为全市唯一一所专业的精神病人防治机构,市二院在精神和心理障碍的预防、治疗、科研及教学上做了一些列工作。全市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很庞大。但是受到多种原因限制,比如政府投入不足、病人住院周期长、贫困家庭多、报销比例不高等,我市精神卫生资源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住院精神病人仅占全市发病人数的一小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留在社会上,而很多精神病人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关、锁现象严重,极易导致社会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解决。

  根据市精神卫生项目办统计,全市重性精神病患者大约4.76万人,现全市登记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24117人,在登记管理的精神障碍患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高达88.33%;18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73.25%,患者贫困率达76.79%。精神障碍患者是极为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常因病致贫、因病致残,严重的会导致因病关锁。在此我想呼吁社会呼吁家庭关爱精神障碍患者,少一点歧视,多一点关爱,希望精神卫生的阳光洒满大地,普照到每一位精神障碍患者的身上。(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 高志文)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关于六安新闻网 | 网站动态 | 管理团队 | 成功案例 | 在线应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