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牢记嘱托 崭新答卷
舒城县城关镇河镇村:修好扶贫路连通“致富桥”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本网讯  “去年以来咱村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做梦都想不到水泥路还能通到家门口。路通了,村里的蔬菜等农产品就能在第一时间运出去卖个好价钱,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家住舒城县城关镇河镇村大庄组的贫困户王先群老人指着家门口的水泥路高兴地说。日前,记者驱车到距离舒城县城关镇约10公里的河镇村,深切地感受到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给该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刚刚进入河镇村,一座座错落有致的两层小楼映入眼帘,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用篱笆围起来的菜园参差有序,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在一年前,该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我们村距离县城比较近,村民的主要产业是蔬菜和其他农作物种植,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大多数村民组道路一遇下雨就泥泞不堪,农户种植的蔬菜出不去,就连菜贩子上门收购的价格都比其他村便宜。”市统计局下派到河镇村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张鑫告诉记者,去年,为了解决道路交通这一村民最期盼解决的问题,他和村两委想了很多办法,也跑了很多部门,在市统计局和市商务局的支持下,该村利用村级道路畅通工程,申请资金28万元,修建了长690米、宽3.5米的沙埂路水泥路面,打通了村里两条主干道连接线,并在社会捐赠的帮助下,将几条主要村民组路基拓宽至4米,在解决了村民出行问题的同时,畅通了蔬菜等农贸产品生产供销渠道,有效增加了菜农收益。

  “我们村种蔬菜的比较多,过去路不好,进城卖一次菜既费时间又赚不了多少钱。”村民宗杰来家中4口人,两个孩子都身患残疾,全家的收入来自家中不到两亩地的蔬菜。“自从村里通上了水泥路,现在往城关卖菜方便多了,利润也变高了,以前辛苦一年也就赚几千元钱,现在每年光卖菜就能有近2万元的收入,真是帮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宗杰来笑着说。

  与此同时,去年,该村结合脱贫攻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全村通上了自来水,实施了危房改造、光伏发电等一系列项目建设,为该村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把村里的基础设施建好,这是我们精准扶贫的第一步,但是对河镇村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村子来说,也是关键的一步。”张鑫告诉记者,今年,镇和村两委还准备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积极性高涨的实际,为此类贫困户争取小额免息贷款,同时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尽快将村里的主导产业培育起来,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记者 曹 辰)

六安新闻网主办|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关于六安新闻网 | 网站动态 | 管理团队 | 成功案例 | 在线应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