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俗语:只要家有人不怕穷黏人,只要人能干不怕吃不上饭。霍邱县乌龙镇铜佛村南河组杨开奎对这样的俗语深信不疑,多年来在妻子患癌症四处求医花光家底的情况下,家里家外"一肩挑"。拼命干活,拼命拣(租)田种,好容易盼得妻子病情稳定,又通过勤劳盖了房娶了儿媳妇,心说,今后有我们爷仨一起干,不信日子不会好起来。谁知福兮祸兮难算计,2016年刚满两周岁的孙女又查出先天性心脏病,通过求医问诊以后手术医治费又是一笔天文数字。此时的杨开奎没被繁重劳碌所累垮却被不舛的家运所打懵:今后日子怎么办,我的出路在哪里。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于杨开奎一家很快就建档上卡,镇村通过了解得知杨开奎有精通农业机械的擅长,过去为村里开过碾米机,就建议杨开奎办一个小型精米加工场。方便周边方圆十来里没有米厂群众打米难的问题。精准施策对上了杨开奎的心窝,终日愁眉不展的他一下有了精神。为了实现梦想,杨开奎缠镇里要地皮,缠村里要资金。镇村终于依照"金融扶贫"的基本方略,争来了场地,争来了三年免担保的5万元扶贫贷款。有了场地、资金杨开奎就很快着手建了厂房,并通过镇联系了米机厂家。目前正处安装调试阶段。一个由精准扶贫扶起的农家小企业很快就诞生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家庭从此就有了新的希望。杨开奎在接受采访时深情地说:"不是政府扶贫我都不知今后日子咋过,虽然田种的多收成多成本也多,赚不了多少。现在有了上面这么帮我我可以种田与打米生意两兼顾,也许能干出点眉目,相信我的脱贫我的未来不是一场梦。"(张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