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老城墙见证霍邱保卫战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霍邱县城西湖边老水厂(老城隍庙),这片区域已经拆迁了,只留下残垣断壁的老城墙埂,目前这里是霍邱县古城墙遗址保护地。

  据霍邱县志记载:宋始建土城墙,明成化间知县高升培土维修,周围6里272步,有城无濠。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知县王启挖城濠,土墙盖瓦。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都御史丛兰令知县孙诚,将土改为砖石,次年完工,城高一丈八尺,厚二丈。有四门:东叫阜城(后改寅宾),西叫镇淮,南叫来熏,北叫拱辰。城内,东西稍狭,南北略长,总面积约1.07平方公里,共四街六巷。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知县杨其善重修。崇祯间,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数次攻入县城,大部城墙毁于兵火。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知县姬之簋重修城堞,添置更楼,以后城区向南发展,与大同集相接,是为关外,面积略等于城内,为商业市场。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知县陆鼎筑关外土城(现已毁),西宽230丈,南宽75丈,东宽210丈,北靠城河。民国21年(1932年)7月,红二十五军保卫县城,与国民党右路军徐庭瑶部激战7日,加之飞机轰炸,城垣多处崩塌,以后,未加修理。民国28年(1939年)3月,县长陈应行遂将其拆除。

  翻开尘封的档案,寻觅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遗址。时间回到1932年7月,这里发生了彪炳千秋、英勇壮烈的霍邱保卫战。

  自1929年鄂豫皖苏区掀起农民起义热潮以来,白塔畈暴动、尧冲暴动、洪集暴动、张集暴动、乌龙暴动……霍邱县8个区先后建立7个苏维埃政府,只有霍邱县城还控制在反动民团手中。1932年5月初苏家埠战役硝烟刚散,红二十五军一部就沿淠河北上,于5月12日攻占淮河南岸重镇正阳关,接着乘胜前进奔袭霍邱。5月中旬,红二十五军一部开赴霍邱城,从四面八方逃进城里躲难的土豪劣绅,像炸了窝的马蜂,连夜逃走,有的逃往蚌埠,有的逃往南京。

  5月16日,军长旷继勋率军部和教导团400余人进占县城。军部就设在李霄峰家的大院子里(现北关粮站南侧)。次日,中共霍邱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从大顾店迁入城内。霍邱县城宣布解放,全县共建立了7个区、3个镇、71个乡苏维埃政权,苏区人口33万人,占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一,使皖西北根据地扩展到淮河岸边,霍邱县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26个县级革命政权拥有的五座县城之一。

  1932年6月,国民党政府纠集30万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6月30日开始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向霍邱进犯,7月7日下午逼近县城,取东、南、北三面包围之势,只留西门外城西湖水路。红25军教导团、县独立团、赤卫军等3000余人,在军长旷继勋的指挥下,据城坚守,与国民党精锐徐庭瑶第四师关麟征独立旅血战数日,敌未能得手。霍邱城下,一片焦土。

  7月10日清晨,敌人的飞机不停地在县城的上空盘旋,城东敌人调来一个炮兵连,十多门六零迫击炮一排排的炮弹都打进东城墙内的苇塘内,炮弹炸开来,不少战士纷纷倒下,破碎的衣服、乱草飞到树枝上。旷继勋来到城墙上,这里是敌人重点进攻的方向。这时,约有一个排的敌军已经冲过护城河正向城墙上攀登,他立即组织反击,城墙上落下一阵砖石雨,砸得敌人死的死伤的伤,鬼哭狼嚎。退下去的敌人等了片刻,又在机枪、炮火的掩护下开始进攻。此时,旷继勋身边已经无兵可用,突然一个敌军官翻上城来,手枪对准了旷继勋,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受伤的红军战士一跃而起,一把抱住那个敌军官,两个人身子一歪跌下城去……

  7月12日,霍邱县城内一片火海,南门城墙数处坍塌,关麟征旅三个团派敢死队轮番冲锋,战斗一直打到天黑,部分敌人一度冲过城墙豁口,杀进城内,被旷继勋率领红军官兵奋勇杀退;插在霍邱城头的红旗,虽百孔千疮,仍屹立不倒。此刻,关麟征独立旅已经完全瘫痪,无力再战,徐庭瑶恼羞成怒,逐派杜聿明的24团接替关麟征继续发起凶猛的进攻。此时,守城的红军能战斗的不足300人,红军阻击的枪声越来越弱;杜聿明下令全团发起集体冲锋,四师其他部队跟进疯狂进攻,敌军一举攻上城墙,城内的军民与敌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战至7月13日上午,城内已经弹尽粮绝,敌军侵入城后,旷继勋军长手持大刀和守城的军民一起,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杀、殊死战斗,旷继勋军长身边的四名警卫员,为了保护他先后英勇牺牲,而他仍然死战不退。

  据霍邱保卫战突围的老红军战士回忆:战斗惨烈,但是没有一个战士放弃战斗。指战员们子弹打光了拼刺刀,刺刀拼弯了用枪托砸、用牙咬。有的为了不当俘虏而投井自杀;有的把武器砸坏也不留给敌人;有的负伤被俘,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等口号,高唱《国际歌》,宁死不屈。最后守城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人员,撤到西城墙下的埋蛇沟,一两千人拥在一处狭小地段,难以展开,在敌人机枪疯狂扫射下,前面的人手挽手组成人墙,用身体挡住敌人的子弹,掩护后面的同志撤退。一排排的红军战士倒下了,从大十街到西门口,鲜血满街满沟流淌着……

  敌人的火力让我军损失惨重。到下午5时,霍邱城失守,除身负重伤的旷继勋军长率100多人,从西门水道经城西湖游水逃至关嘴、徐集脱险外,近千名红军赤卫队群众被俘,1000多军民为保卫霍邱城献出宝贵的生命。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霍邱人民永远缅怀那些为了共和国的建立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1964年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来霍邱县视察,回忆起1932年7月的霍邱保卫战,无比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建议霍邱县应建立一座纪念塔,纪念革命先烈。当年,县人民委员会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城东划地25亩,于1965年兴建而成,烈士塔塔基为正方形,每边周长49米,意喻霍邱县1949年解放;塔高21米,加上塔顶红五星实际高度26.6米,意喻1926年6月霍邱县创建了第一个党组织—“乌龙特支”;雄伟的塔身正面,镶嵌着徐向前元帅1986年1月亲笔题写“霍邱县革命烈士纪念塔”10个苍劲有力鎏金塔名。以此纪念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英雄辈辈出,江山代代传。不久的将来,在老县委片区的红二十五军军部原址,将会建成“红二十五军纪念馆”,不仅使霍邱县增添一处红色教育基地,更可以让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霍邱县城墙大部毁于89年前的霍邱保卫战,老城墙也在1939年3月被全部拆除。所以这段老城墙埂成了霍邱保卫战实物的唯一见证。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很多历史事件犹如过眼烟云一般被人遗忘了,或湮没在滚滚红尘之中;然而,霍邱的老城墙埂却忠实地记录着这段历史,革命先烈那段悲壮惨烈、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光辉历史,霍邱人民将会永远铭记! (陈士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