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最好的离别礼物”——舒城县青墩村第一书记李章程的扶贫故事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这几封信是青墩村民对我工作的最高褒奖,这段驻村经历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即将离任之际,全国政协机关驻舒城县经开区青墩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李章程陆续收到了几封来自青墩村群众的感谢信,写信的人中有80多岁的老人,有10来岁学生,也有青墩村在外创业的流动党员。

自2019年8月到青墩村任职以来,1983年出生的李章程坚持“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把全部时间、精力和感情放在驻村工作上。李章程的辛勤付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这一封封感谢信就是最好的离别礼物。

“今日的同志情是明日最好的回忆”

“作为一名常年在外的流动党员,我的内心是无比的不舍与牵挂,特来信给您送别,尽管我们之间是匆匆地相逢,匆匆地离别,但是短促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拥有着永恒,相信今日的同志情是明日最好的回忆!”

这封信的作者是青墩村流动党员陶亮,目前在苏州经营一家修理厂。2020年9月,李章程到苏州走访流动党员时曾与他见过一次面。对于农村流动党员来说,如何加强理论学习,是个难题。为此,青墩村建立了“青墩党支部”微信群,鼓励大家分享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陶亮则每天凌晨5时40分左右,在支部微信群转发一条“学习强国”中的“每日金句”或其他重要论述。有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便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向李章程请教,正是这种亲密无间的同志关系,让二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仅仅是基层党建的一个方面。

驻村后不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李章程立足青墩村党建基础薄弱的实际,提出了“带好一支队伍”的目标,该村以加强支部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用好“思想引导”一支笔,激活“群团组织”一盘棋,抓住“主题党日”一条线,点亮“流动党员”一盏灯,织密“四联四帮”一张网,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大美青墩舞蹈队、篮球队、保洁队、巡逻队、志愿服务队积极活跃,全村学习氛围空前浓厚,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建好党支部,发展快一步。自2019年8月以来,在李章程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青墩村先后争取来自全国政协机关、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碧桂园集团、舒城县人民政府的各类帮扶项目、产业项目近20个,资金总额1800多万元。村里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青墩草莓采摘园从无到有,占地30多亩,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0万元。

如今,青墩村618户1996人在该村73名党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村里各项事业,干事创业劲头十足。2021年6月,青墩村党支部被评为安徽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

“‘大美青墩’沉淀成百姓的文化自信”

“我每天都要看一下‘大美青墩’微信公众号,看看有没有内容更新,有一次我的一篇文章也在上面发表了,激动了好几天。”

“我妻子是县妇联执委,她经常参加各类捐赠活动,在她的带领下,现在我和我的另外两位堂兄弟也都成了村里的一名志愿者,参与村里的一些社会治理工作。”

……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如何让村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在团结和谐的环境中稳步向前发展?李章程提出“培育一种文化”,通过开通“大美青墩”微信公众号、抖音号,鼓励党员、群众和青少年参与撰写“青墩笔记”,组建大美青墩志愿服务队、篮球队、巡逻队,定期开展“青墩讲堂”,评选“青墩之星”,制订村规民约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全村活力,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20多岁的李傲国,是青墩村汪庄组贫困户李根言的儿子。该户于2014年建档立卡时因残致贫被评为贫困户。2016年脱贫后的李傲国知恩感恩,积极参与义务除雪、夜间巡逻、看望残疾老人等各项公益活动。2020年春节,疫情肆虐全国。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青墩村下设立7个值班点。得知情况后,李傲国主动联系村干部,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并且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如今,他成了青墩村的“明星”。2020年5月,李傲国被授予“六安市五四青年奖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傲国的事迹被报道宣传后,村里不少青年都表示,要向李傲国学习,加入志愿服务队,如今,大美青墩志愿服务队已超过200人。

截至目前,“大美青墩”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已发布各类文稿、短视频合计350多篇(条)。30多位党员、群众和青少年参与撰写“青墩笔记”,20多篇文稿先后在有关媒体上发表。“大美青墩”公众号已成为展示风采、教育群众、培养干部、凝聚人心的有效平台。与此同时,青墩村常年开展各类关怀慰问和志愿服务活动,在春节期间开展“平安过节、温暖过节、喜庆过节、感恩过节”专项工作,以“大爱大德、大仁大义”为核心内涵的文化氛围正在形成。

“‘青墩夜话’交心解难题”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产业发展,在碧桂园集团驻舒城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黎超新的协调下,2020年年初,碧桂园集团捐资300万元在青墩村建起了占地30余亩的大棚基地,打造集农产品生产、农业科技推广、旅游观光、青少年劳动教育为一体的产业扶贫基地。

目前,大棚基地已由齐心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广运承包经营,除了支付土地流转租金外,还能为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提供岗位,每月能增收2000元,共计带动近2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0万元。

作为驻村的两支扶贫队80后队长,黎超新、李章程两位“战友”,只要聊起村里扶贫的思路,常常“秉烛夜话”到凌晨。这段属于两个驻村干部之间的谈话被当地人称为“青墩夜话”。两年来,李章程与黎超新经常在深夜讨论工作,先后进行了30多次“青墩夜话”。驻村以来,李章程用完了23个工作记录本,他还因为工作熬过10多个通宵。

“有时深夜聊完,我们就会一起离开村部,借着手机的微光,把我们深爱的村庄再看一遍,想想未来可能的变化,心潮澎湃。”李章程说。

李章程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延伸,现在的“青墩夜话”不仅仅局限于交流工作,还在于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正如11岁的学生邓亚星在给李章程的信中写的那样:“在一次你和我的交流中我收获了很多新的学习方法,和您交流过后我的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往后我会更加努力刻苦的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透过这些书信,我感受最深的是群众发自内心的那种真情,这是激励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今后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会把群众的期盼和深情刻在心底。”面对即将开始的新征程,李章程的语气平和而坚定。(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