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让农科“果实”落进农民口袋——记六安市第三届“最美科技工作者”葛自兵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这个绿皮黄瓤小西瓜,口感不错。”“这种小番茄酸酸甜甜的,好吃!”……日前,一场蔬菜新品种现场测评会在舒城县农科所举行,来自市内外的农技专家们正在对西瓜、辣椒、番茄等458个瓜菜品种进行测评。最终,筛选出适宜本土种植品种93个,并通过安徽省园艺学会官网开展优良品种推介。

  对于舒城县农科所所长葛自兵来说,作为一名农技人员,每当看到一批蔬菜新品种得以推广应用,他的内心都很欣慰,这意味着他和同事们的辛勤付出又一次有了结果,为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又增添了一份力。

  对农技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的葛自兵,自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普通的农技人员。起早贪黑做试验、搞生产,25年来,他始终扎根在农科所试验示范基地,从事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将省农科院、安农大等科研单位的先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到农民手中。累计引进瓜菜新品种3000多个,示范推广新技术40多项,推广应用新材料10个,得到了全县及周边地区很多菜农的认可接受,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品种和技术支撑,使全县蔬菜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你看这个小西瓜,今年我们创新采取了‘半吊蔓式’栽培技术,一亩地可栽种1600株,成熟后颜色更美、产量更高、裂果更少,亩增产40%以上。”在舒城县农科所的试验示范基地内,葛自兵指着长势喜人的小西瓜向记者介绍道。在偌大的基地内,西瓜、甜瓜、辣椒、番茄等各种蔬菜种类繁多,经过专业化的试验评价后,筛选出适宜本土种植的优良品种及时推广应用到农民手中。采访中,葛自兵以辣椒品种为例算了一笔账:目前舒城县的辣椒品种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比以前普通品种增产30%以上,亩均增收1200多元。

  农技员上接农科院校,下联万千农户,是联系群众与科技的桥梁纽带。经过25年的坚持,葛自兵积累了大量的蔬菜生产实践经验,如今的他,已成为一名年轻的蔬菜专家,拥有4项省级蔬菜生产技术成果,10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了19个蔬菜产品绿色食品标志,仅农科所核心基地年产蔬菜产品8000多吨,培育优质瓜菜种苗1000多万株。由其参与的辣椒系列品种、中小型西瓜系列品种、江淮流域设施番茄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分获2016年、2019年、2022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依托自身专业知识,葛自兵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对菜农进行培训,帮助菜农解决问题,并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舒城县河棚镇余塝村的林争辉在听过葛自兵的讲座培训后,对食用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家乡创办了专业合作社,开展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生产,现已是当地的食用菌种植大户,带动当地20多户农民共同发展。除了是菜农的技术顾问,葛自兵更是同事口中的好领导。“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他一周七天几乎无休;作为一名团队带头人,他善于发现每个同事的闪光点,按照大家的擅长安排任务,确保了每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舒城县农科所农技员武盼盼如是说。

  “基层农技员处在农技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我们切身感受到社会关心‘三农’、支持农技推广工作的氛围越来越浓,这也进一步激励我们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如今的葛自兵干劲十足,对于农科所未来的发展,他早已有了清晰目标:“园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6969’工程,进一步对接高等科研院校,加强科技投入,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科技强农。同时,积极发展深加工、电商和科普研学等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真正将园区打造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记者 齐盈娣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