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速递
六安:秋粮保丰产背后的“密码”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秋风卷金浪,阵阵稻飘香。金秋时节,皖西大地广袤的田野里“丰景”如画。在霍邱县临淮岗镇下姜台村的农田里,金灿灿的稻穗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诉说着丰收的景象。齐腰高的稻秆被粒粒饱满的稻谷压得弯下了腰,轰隆隆的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奏响了希望田野上的丰收乐章。作为我市产粮大县,霍邱县把握有利条件,坚决打好秋收秋种关键一战,全力夺取秋季农业丰产丰收,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10月22日,全市水稻秋收完成494.74万亩,投入联合收割机7393台,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12万台(套)左右,全力服务“三秋”农业生产,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秋收丰产丰收。

  从一粒种到一把穗,秋粮丰收背后,藏着哪些丰收密码?

  高!规范建设高标准农田

  眼下正是秋收秋种的时节,金安区东桥镇抢时令,抓农时,开启水稻抢收、油菜抢种模式。田间地头,收割机辛勤工作,旋耕机正在耕整土地,村民正忙着清沟、沥水、撒种……在青山绿水间铺开出一幅秋播秋种的繁忙画卷。

  在舒城县河棚镇,自2023年秋种工作启动以来,该镇重点抓好龙骨村、新开村和余塝村700亩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片的同时,各村都建设不少于30至50亩村级油菜示范片,并在河棚村建设100亩小麦示范片。以点带面,促进农作物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挥典型示范的宣传、辐射和带动作用。

  这一切,得益于我市规范建设高标准农田,夯实耕地基础,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导则》,全流程规范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谋划、项目库建设、勘测设计、申报审批、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建后管护等各环节工作要点及管理标准,分层次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项目所在镇村及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主体的工作职责。对照《导则》要求,建立高标准农田项目储备库,处理好主人与匠人的关系,霍邱县分组包片在项目所在村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对照设计成果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经讨论完善后,由群众代表签字确认;金寨县对拟实施田块整治地块开展数字化登记,将农户及承包地的块数、面积、经纬坐标等信息,以电子数据形式建立档案;舒城县建立联系服务机制,进一步做实落细方案设计,调整优化设计内容79处,全市目前已编制项目建议书248个。秋种期间,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秋种的关系,结合生产实际和施工现场,做好整治田块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的种植茬口衔接,确保“收获一片、平整一片,平整一片、种植一片”,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强!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我们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利用现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加大粮食生产和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普及科学种田和农机使用知识,提高了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增强村民对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认可度、配合度和满意度,切实凝聚村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合力,优化施工环境,营造良好氛围。”10月20日,金寨县铁冲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道。面对山区农田块小、分散和不规则现状,为降低种田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金寨县通过认真规划设计,实现种满种足目标。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粮食产能提升,制定推进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水稻、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优化农机服务中心布局和农机资源配置,切实提升稻麦生产精耕细作和全程机械化水平。

  据了解,我市深入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以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环节为重点,推动农机服务向主体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构建因地制宜、区域协调、分级负责、务实高效的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模式,全面提升稻麦生产机械化水平。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部门获悉,我市根据平原、丘陵、山区等地形地貌,结合稻麦生产规模和农机服务需求,因地制宜测算农机服务中心服务半径。按照单季水稻或小麦种植面积1-5万亩的乡镇建设1个农机服务中心、5万亩以上的乡镇建设2个农机服务中心的标准,合理布局建设农机服务中心。稻麦种植面积不足1万亩、服务需求较小的乡镇,多个乡镇联合共建农机服务中心。为明确建设标准,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多方参与、协同实施”的原则,结合地形地貌和稻麦生产规模,分别制定大型(5万亩以上)、中型(2-5万亩)、小型(2万亩以下)农机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明确农机服务中心建设内容及农机装备配置标准,配套建设机具存放机库棚、维修车间、培训教室等及设施用房。

  赞!“技”字当头显神威

  秋种的关键时期,舒城县晓天镇近日迎来了科技特派员胡克来等一行人,他们和镇农技干部巡回各村,对油菜苗床管理技术、追肥、间苗等,采取理论授课、具体实操、现场指导的方式,紧密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产业生产实际和发展现状进行培训,分析当前秋种形势、会诊技术操作难题,实行靶向“治疗”。

  秋收秋种时节,为更好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我市组织科技特派员针对当地农业产业需求,下到田间地头,全面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进一步增强了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破解了农民科技种植难题,在秋收丰产丰收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在叶集区三元镇,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秋种宣传工作。一方面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多的特殊现象,采用召开党小组“板凳会”、走访入户、村民大会的形式宣传秋种技术要点和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通过微信、朋友圈和“村村响”等形式时时宣传,引导农民自耕自种,支持农业主体参与秋种,让群众在思想上不观望、不懈怠,做到不误农时不负秋,快马加鞭备秋播。

  记者了解到,为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秋收,我市强化技术培训,制定全市水稻、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规范,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农业企业和农机生产厂家,定期开展农机使用维护、平整耕地、科学施肥、规范施药、高效栽培等技术培训,鼓励农机服务中心参与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创建,培育出适应区域性生产、可复制推广的稻麦等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模式,培养一批“用得上、能力强、带得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操作技术人员,确保所有农机服务中心人机配备合理、农机农艺融合。

  科技翻涌稻菽浪,广袤沃土好丰年。当前的皖西大地上,拖拉机、旋耕机、小麦播种机、植保无人机、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烘干机等农机装备资源纷纷亮相。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手等“连人带机”入股农机服务中心,变“闲机”为“忙机”,提高分散农机利用效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红色老区人民和广大的中国百姓一道,正将饭碗端得更牢更稳。(记者 张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