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虾在什么时候投放稻田最好?冬天的小龙虾是不是就不用投放饲料了?”“每年六月中旬要精准投放种虾,这样才能跟上市场节奏。冬季龙虾不停食,也要投喂饲料……”6月26日,叶集区委党校会议室内,一场关于小龙虾产业的分享与交流进行得如火如荼,来自省内外6所高校科研院所水产专家教授与我市30多家小龙虾养殖合作社、深加工企业负责人开展面对面对话、交流,为小龙虾产业发展耐心“把脉问诊”开“药方”,激发产业人才创新活力,赋能产业发展新动能。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为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人才培养培育、人才交流合作和供需有效对接,促进人才强市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联动实施、同频共振,全市乡村产业振兴人才联盟继首场皖西白鹅产业产才对接会成功举办后,在叶集区再次举办小龙虾产业产才对接会,重点聚焦皖西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和瓶颈,致力促进人才和需求精准对接,强化领域存在的产学研合作。活动现场介绍了全市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产才对接项目合作情况,发布了小龙虾产业技术和人才需求目录,11家企业就稻虾田尾水监测治理、良种选育、产品深加工等13个方面问题与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与交流。
“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小龙虾深加工技术和生产管理技术,这次产才对接会,直接聚焦企业发展瓶颈,为我们企业下一步发展树立了信心。”位于叶集区洪集镇的六安市康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王明告诉记者,该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精准对接全区稻虾种养经营主体需求,不断拓宽延伸小龙虾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了集收购、冷鲜、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目前日均成交量可达10万公斤,形成了区域性小龙虾集散地,补齐了叶集区龙虾发展产业链短板。在不断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企业对于小龙虾深加工技术和生产管理技术以及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除了小龙虾深加工技术,一些小龙虾企业还表达了对养殖、繁育技术人才、小龙虾良种选育与稻虾综合种养应用示范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助力小龙虾产业发展,此次产才对接会召开前,市、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积极对接全市小龙虾企业摸底,结合小龙虾产业技术需求实际,精准收集汇总了全市小龙虾产业技术需求,并形成《六安市小龙虾产业技术人才需求目录》。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2.6万亩,至2020年104.9万亩,再到2023年150.3万亩,六安市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已持续6年保持全省第一。然而伴随小龙虾产业的快速发展,单一的稻虾种养模式带来的塘口产品集中上市、价格集体跳水的现象周期性出现,同质化初加工工艺带来的内外贸产品品种趋同、竞价销售利润受损的问题接踵而至。小龙虾产业迫切需要开辟稻渔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小龙虾错峰上市、虾产品多种多样、稻产品增产增收。
“全市乡村产业振兴人才联盟(小龙虾)产才对接会在叶集召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小龙虾产业领域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攻关能力和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叶集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四军表示,叶集区将积极融入全市乡村产业振兴、产才对接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该区小龙虾产业集聚优势,从政策、土地、人才、技术、金融等多个方面完善服务体系,提高产才供给匹配度,推动小龙虾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据悉,叶集区近年来聚焦“稻虾工作”,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产才融合发展,做强小龙虾产业集群,2023年实施“稻虾共作”总面积达15.6万亩,年稻虾产量2.34万吨,产值4.68亿元,引进总投资1亿元小龙虾深加工企业1家。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合作社400余家,产业发展带头人1800余人,“叶集史河湾小龙虾”获评202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3年叶集区稻虾共养每亩小龙虾产量100-150公斤,亩均增收2000至3000元。注重深化产才融合发展,做强小龙虾产业集群,该区近年来联合安徽省农科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等高校院所,先后建设了叶集区绿色食品加工园、引进小龙虾加工企业,配套建设电商交易平台和小龙虾清洗、分拣、包装、物流设施,推动小龙虾线上线下交易,打造皖西小龙虾生产、销售集散地。邀请安徽省农科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20余位专家教授开展协同创新和产业关键技术培训工作,有效推动了人才创新资源与叶集小龙虾产业的供需对接。(记者 徐缓 谢菊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