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三农”发展关系基础,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要找准兴旺农村产业的着力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人均环境持续改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
农工党六安市委表示,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应以更有力的举措、更科学的思路,聚焦重点、有序推进,让“五大振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坚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对标战略导向,做到上下合一,让县域规划更具指导性。强化与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战略的总体衔接,抢抓合肥都市圈等发展机遇,适应《乡村振兴促进法》,及时掌握国家相关部委最新动向,高点对标定标,统筹合理布局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质量编制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二是聚焦城乡融合,促进多规合一,让专项规划更具可操作性。打破部门行业利益和固有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考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因素,有效整合巩固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供给各专项规划,使各专项规划意见具体、标准相适,实施起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能够统筹资源、集约资源。三是注重村村联合,形成区域一体,让村级规划更具科学性。统一编制地理位置相邻,民风民俗相近、产业发展现状相似的村级规划,注重村村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发展互联互合,在空间布局、土地流转等要素资源供给、利益联结等方面多方融合发展,力争形成特色、形成品牌、形成规模、形成链条,实现区域化协同发展、抱团发展,提升产业效益。
王燕委员代表民建六安市基层委发言表示,镇村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是理清镇村发展思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创新规划理念,积极适应“三农”发展新态势。脱贫攻坚是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生存问题,而乡村振兴则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任务,实现乡村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在镇村规划编制时要清醒认识到,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传统的“三农”问题已经被赋予新的目标和内涵,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已经成为“新三农”的目标和任务。
面对镇村发展新态势、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我们规划编制必须敢于创新,围绕“新三农”目标任务,确保规划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突出规划重点,不断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要求。要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和生态宜居。在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中,与镇村空间规划最为相关的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两方面。产业兴旺就是要调优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特色共享发展,而生态宜居就是要求统筹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农业生产空间规模化标准化、农村生活空间集约化宜居化、乡村生态空间多样化景观化。在具体规划时,既要考虑乡村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和环境改善提升,又要满足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收入水平以及福利状况的改善。突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城乡统筹配置。拓展城市供水、公交、污水治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延伸,特别是规划建设好区域供水、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实现城乡共建共享。突出多元化镇村建设投资体制的建立。在规划编制的同时,特别是在具体项目,要充分考虑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
培育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陶厚余委员表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重要力量。要深化改革,促进农业生产要素流通。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促进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调动集体和农户两方面的积极性,真正搞活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保障设施农用地供给,积极贯彻有关文件精神,将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尽可能挤出一部分用于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施用地需求。解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通农业用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之间的关节,盘活农村土地等生产要素资源。努力化解融资难问题。在大力发挥乡村振兴到村资金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宅基地、集体土地等抵押贷款试点。
精准扶持,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应瞄准国家、省乡村振兴有关政策,针对我市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人才,尽可能多的谋划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示范效应好的项目,建立项目库,提高命中率,加强项目管理,市直部门和县区之间应加强沟通协作,针对项目如何布局、如何实施、如何监管,应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管理的粗放性。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应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效用,提高资金使用的集中度,下决心整合一部分资金投向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经营主体,特别是“6969”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和“138+N”工程,集中力量办大事,撬动更多更大的社会投资,把项目资金的效用充分释放出来。
示范引领,提升发展经营水平,营造支持发展环境。建议将我市每年出台的“三农”工作文件作为一号文件,对经营主体发展作出指导性任务安排。扩大经营主体数量。建立引导机制,引导一批能力较强的农民通过自身努力,发展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经营主体质量。强化经营主体的品牌塑造,重点培育示范家庭农场、“四有”“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创建一个基地、致富一方农民、振兴一个产业、对接一个农民合作组织、打造一个优势品牌”示范创建活动,强化经营主体示范引领作用。
广揽人才,强化科技技术支撑。一是实施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从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新农人”发展计划,储备年轻人才。二是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培训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创新培育培训机制,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兴办农业技能培训班,加强农机操作、果树剪枝疏果等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高等院校特别是涉农院校之间的合作,联合研发新产品,开展技术改造,开发新工艺。
补齐民生短板促更好发展
农工党六安市委发言表示,优先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工程建设。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农村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集镇与村之间供水、供电、通信、排污、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加快实现城区与乡村在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以多样化为美,突出特色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引导农民合理建房、绿色建房,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和农村集镇建设,扎实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心村和农村集镇优化配置,引导农村务工人口和居住人口向集镇和中心村搬迁居住。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让农业生产“绿”起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推动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让农民生活“净”起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农民进行垃圾分类,养成健康卫生良好生活习惯,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村容乡貌整洁,生态保障有力。
张万涛委员表示,要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市政协委员张万涛认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探索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以数据驱动、信息共享、数据挖掘等方式破解乡村治理面临的复杂问题,既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乡村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化对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基层智慧治理能力、治理服务水平的具体行动。
张万涛认为,数字乡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通过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工程,积极推动农村地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不断完善智慧农业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他建议,创新数字乡村发展机制,分门别类做好数字乡村建设示范,加大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聚焦资源整合,搭建数字乡村治理大数据平台。同时,提升城乡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群众自治制度,以网格化管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数字乡村人才。
杨中云委员表示,要落实水利工程管护资金。来自农业界别的杨中云认为,水利项目作为惠民工程,事关农村百姓生产生活和福祉,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影响。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相关调研,她认为目前我市部分河道、堤防等水利工程存在管理养护不到位、落实管养资金差距较大等问题,导致一部分水利工程效益衰退,降低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因此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管护能力,足额落实管养经费势在必行。
杨中云建议,强化组织领导,提升全市河长制组织管理体系,实现流域综合管理,加强监督检查考核力度,将河流治理、万里碧道、堤防标准化管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全市协调统筹治理。要落实经费保障,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展投融资渠道,鼓励发展河湖经济,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强化激励约束。
“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农村水利治理力度。”杨中云认为,要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将宣传工作作为加强水利建设管理的助推器和加速器,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乡村振兴农村水利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氛围。同时,鼓励社会监督,畅通举报渠道,建立举报投诉奖励机制,积极鼓励社会群众参与到河长监督工作中,逐步实现由“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转变”。(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传豪 宋金婷 张玉)